我们的大脑里都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它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地、持续地升级。而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两个紧密相关的部分构成,我们要持续升级的只不过是:
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
概念是一切知识架构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 —— 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 —— 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
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一)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幸运 —— 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刚上初一的时候,母亲花了几分钟教我如何阅读教科书:
你看,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这其实是学习任何概念的方法论啊!**我就这样“开窍”了 —— 我母亲只不过用了几分钟而已。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绝对源自这几分钟的教育 —— 那一瞬间,我升级了:
- 我懂得了概念的重要性;
- 我了解了教科书的结构……
剩下的就很自然了,我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一整套方法论: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领回来教材,第一件事儿不是去“包书皮”,而是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随后直接死记硬背到脑子里……
是否完全理解并不重要。那些将要通过学习、理解、应用、练习等手段消化吸收的概念早已经一个字不差地记在脑子里,所以我可以随时调用,没有死记硬背过的人却不一定能随时调用 —— 他们不去翻一下书断然想不起来完整具体的定义。
这个“可随时调用”很重要。这就好像信息放在内存里,还是硬盘里,抑或云端,对中央处理器来说(CPU)都是不一样的;别人要等到从云端下载到本地再处理,我却可以直接调用 —— 这不仅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效率而大大提升的“累计应用次数”,这是看不见的差异,有着虽然完全看不见却又真真切切存在的巨大威力。
所以,当年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学习很轻松。对小朋友来说,上课注意力集中多难啊?!可由于那些老师要讲的重要概念其实在我脑子里属于“可随时调用”的信息,于是只要老师在讲重点的时候,我总是能很神奇地“被召唤回来”……
这听起来很玄,但解释很简单:
那些之前属于“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安装了很多个“传感器”,一旦听到有人提到它们,因为熟悉,脑子里就会有反应。若是之前完全没有过死记硬背,那些概念在脑子里根本不存在,那么在走神的时候,即便有人在身边提到那个东西,大脑也全然不会有所反应。
慢慢我自己的岁数也大了,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有了孩子;没过几年这些孩子也开始上学了,我就会把自己的这点经历分享给已经当了家长的朋友们。虽然简单,可朋友们纷纷表示“触动很大”…… 没多久,他们再去接小朋友放学的时候,对话都是这样的了:
- 今天学了什么呀?
- 那 xxx 是 yyy 吗?
- 那 xxx 为什么不是 yyy 呀?
- 那 yyy 有什么用处啊?
- 那我这么用 yyy 可不可以啊?
- 今天有谁把 yyy 用错了啊?
- ……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 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很多成年人其实从未学会过如何学习 —— 绝大多数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这真的很可怕。还好,这么简单的事情瞬间就能学会,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起码学会了还可以教育下一代,尽量不让他们吃那么大的亏。
###(二)
生活中,我们描述一个人能力不够,或者全无能力的时候,经常这么说:
xxx 在 yyy 方面根本没概念。
“没概念”还真的是很准确的说法。早年在在校学习上,我捡了个便宜,很早就“有了一点概念” —— 起码我知道教科书的结构,这使得我与那些没有这个重要概念的人多少有所不同,无论是在行为模式上、还是在思考切入点上。
可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也并不总是那么幸运,经常掉到各种坑里面,要耗费很大力气才能爬出来。
2011 年我们几个人创办 Knewone 之前,我其实完全不懂互联网创业是怎么回事儿,Knewone 就那么稀里糊涂地开始了。现在回头想,自己当时很白痴的,想要运营一个互联网项目,却居然从来不知道一些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概念:
比如,活跃度(Active Level),留存率(Recention),实际推广效果(Net Promoter Scores)等等……
到了 2013 年我开始涉足天使投资领域,又是“完全没概念”,刚开始都不知道掉进了多少坑,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没概念”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人都是在考过驾照最终上路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作为行人对安全是多么地“没概念”。我问过很多新手司机,他们普遍认为之前没怎么仔细想过或者完全没想到的,排名前三位分别是:
- 司机坐在车里,有完全看不到的盲区
- 车这东西,真不是司机想停下来的时候就能瞬间停下来的……
- 行人在晚上穿着暗色衣服在路边走非常危险……
大多数司机会因为意识到之前并不知道或并未留意的“概念”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己走在路上作为行人的时候,不再抢过红绿灯了,当然也绝对不会穿着暗色衣服在路边行走了……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 —— 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三)
有些概念是理应废弃的概念,要从我们的操作系统中剔除。
曾经有个概念,叫“燃素”(phlogiston),现在已经被废弃了。过去,人们不知道空气中有氧这个成分 —— 那时的人们脑子里也没有“氧”这个概念 —— 所以琢磨不明白物质燃烧形成的机理。那时候人们认为某个物体之所以可以被点燃,是因为那物体含有“燃素”。所以,木头里是有燃素的,泥土里是没有燃素的…… 围绕着这个概念,发展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听起来还不错。
phlogiston theo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logiston_theory
配合这两个页面看,更有趣:
在被废弃了之后,在新的、更准确的、更有价值发现意义的概念出现之后,一意孤行地继续使用这种废弃的概念,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坏处罢?
别以为没有人这样。比如,今天的人们普遍还是自然而然地使用“上火”这个概念……其实,“上火”就是一个早就应该抛弃了的概念,正确的概念是“炎症”,或者“维生素供应不足”。
高中毕业之前,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不大可能被误解的基础概念。此后我们再遇到的各种概念,可就不见得那么可靠了。这就好比,高中毕业之前我们是在餐厅吃蘑菇 —— 那些蘑菇是没有毒的,因为事先筛选过么;而后我们就好像是走进了丛林,满地都是各种艳丽的蘑菇,可不见得随便哪个都可以吃,因为它们之中有很多是毒蘑菇,有的毒性还很强……
有毒的概念还真的不少。它们就好像是毒蘑菇一样,不能随便吃。
随便举个例子:阅读速度。基于这个原本就毫无意义的概念,很多人痛苦了一辈子,苦苦思索:
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然后,还有人赚了一辈子钱,教别人根本做不到、其实做到了也没意义的事情:
快速阅读、急速阅读……
他们兜售各种奇技淫巧,信之者亦众,他们由此“发明”了一系列没用的却貌似有用的概念:跳读,扫读……
其实啊,真正有意义值得研究的概念是:
理解速度。
输入是为了处理啊,胡乱处理,甚至无法处理,输入了也没用啊!读书不是吃东西啊,读书就算有点像吃东西,那也是要消化了之后再排泄啊!不消化很难受的好不好?若是阅读速度快就可以了的话,那么谁都拼不过复印机了罢?开什么玩笑?!
我们的脑子里 —— 就是我们操作系统里 —— 描述正确的、理解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论越多,我们理解新概念、新方法论的速度越快,融会贯通能力也越强……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放慢一点,效率可能更高呢。
Thomas Sowell 的 Basic Economics: A Common Sense Guide to the Economy,厚厚一大本,全文朗读一遍需要多久大家知道吗?24 个小时不到。可这种东西能做到 24 小时之内全部理解吗?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判断某本书实在太好了的时候,会在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干脆朗读一遍的原因 —— 有意放慢输入速度,可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的更为从容,更为充分。
你看,哪怕仅仅一个不该使用的概念,就可能耽误无数人的生生世世 —— 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不会忘了把后代拖进坑里。
###(四)
“智商”在我这里就是已经被废弃掉了的概念。而与之相关的“聪明”,自然而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升级。
在我眼里,聪明人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在我眼里,笨蛋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概念…… 方法论完全无从谈起。(并不见得处处平庸)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定义之下,“聪明”其实是可以习得的,也是可以不断进步的。若是有人告诉你,“智商是可以习得的”,你的直觉反应是什么?
让我们学习两个小概念罢,体会一下瞬间改变生活的滋味。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守型的(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的(Be Better Type)。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第一种人过分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感觉有可能做不好”,就直接不做了 —— 省的丢人。第二种人常常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显而易见,第二种人的成长空间更大 —— 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第一种人与第二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底层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概念不同:
-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商是固定的;
-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与努力相比天份更重要;
-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命运多少是已经安排好的……
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固守型、进取型的人)来自于一本书,《成功,动机与目标》(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Halvorson 博士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小调查文件,用来让读者自行判断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人:
认真地问自己以下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给每一个问题打分。一点都不同意,是1分,非常正确是6分。
- 功课或者工作比同学、同事做的更好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 我喜欢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朋友,尽管有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信息。
- 我常常寻找开发新技能、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 我很在乎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
-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对我来说很重要。
- 我努力和朋友及熟人保持开诚布公的关系。
- 我努力在学校或者工作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 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 当我知道别人喜欢我时,自我感觉会很好。
- 我试图比同学或同事更出色。
- 我喜欢别人挑战我,从而使我成长。
- 在上学或上班时,我注重施展我的本领。
现在请把第1、4、5、8、9、10、12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7,记为 X。
再把第2、3、6、7、11题的得分想家之后除以5,记为 Y。
最终,你的得分中,X 和 Y 哪个数值更大呢?
X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表现导向”(Be-Good Type);而 Y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进步导向”(Be-Better Type)。
我们其实也很想知道其他人的测试结果,可惜他们不见得跟我们说实话。不过,倒是有个简便的方法判断一个人的 X 值是否过高?
你只要看他是否害怕被他人嘲弄?
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此人的 X 值会很高,Y 值会相对低。这类人的主要特征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更为可怕的是,他们无法进步。
仅仅切换一下关注的焦点1,就开启了走向更聪明的道路,有这么简单吗?!的确就这么简单!连变聪明都很简单啊: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五)
1998 年的时候,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组调查,向 3 万名被调查者询问两个问题:
- 过去的一年里你遭遇了多大的压力?
- 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吗?
就这么简单。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2 年 9 月份的 Health Psychol 杂志上,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全文:Does the Perception that Stress Affects Health Matter? The Association with Health and Mortality
8 年后,也就是 2006 年,研究者们开始核对公开记录,看看 8 年前被调查的那些人中有哪些已经去世了……
统计结果很惊人:
巨大压力可能提高高达 43% 的死亡危险……
但有另外一个结果更为惊人:
那高达 43% 的被提高的死亡危险,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
换言之,那些不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尽管也遭遇了同样大的压力,却实际上没受到什么影响 —— 事实上,这些人相反恰恰是整个受调查人群中死亡率最低的。
研究者的结论是:
致命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研究者经过进一步计算,认为在那过去的 8 年中,大约有 182,000 美国人过早死亡,仅仅是因为他们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若果真如此,那这个观念在美国可以排进致死原因的前十五位 —— 比皮肤癌、艾滋病与谋杀都要靠前!
换言之:
“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慢慢吓死的……”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
在极端的情况下,人若是相信自己正在死去,就真的会死去。过去流传过这样一个杀人案件:
受害人被绑在椅子上,被蒙上了双眼。杀人犯只是用冰凉的刀背划了一下受害人的手腕,而后拧开了旁边的水龙头,让受害者听得到水流嘀嗒的声音 —— 其实是水声,但受害人却误以为是自己的血滴落的声音…… 最终,受害者就好像真的“失血”过多而死一样死掉了。
早在 1942 年,哈佛医学院的生理学系主任 Walter Bradford Cannon 就注意到一个现象,被他称之为“巫毒死”(Voodoo Death)。
Cannon 教授亲自处理过一个病例。一位年轻人在部落里被巫师用骨头指了一下之后当场病倒,卧床不起 —— 不是装病,是真的各方面指标都显示确实病了,并且越来越严重…… 随后有一天巫师前来告诉他,当时用骨头指的并不是他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所有病症几乎当场全部消失了!
在巨大压力来临之时,人们的态度两极分化:
- 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巨大压力一定有损于健康 —— 这是整个社会长期想当然地持有的观念;(仅仅没多久前,柳青的乳腺癌就引发了一大波的讨论……)
- 少数人认为这很正常,无所谓,对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终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哪一方都得到了印证自己想法的结果……2 若不是科学家们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我们凭经验与感悟根本看不到真相 —— 在文章开始提到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有效。至于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 是什么,有兴趣的自己研究吧 —— 又是一个新的概念……
我更感兴趣的在另外一个方向上:
只要相信压力对健康无害,所有人就都自动好起来了吗?
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只有个大致的猜想:
-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可能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可能不太会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面对同样的压力,这两种人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固守型的人,在压力下表现会更差,表现差会进一步导致他全方位溃退。进取型的人,在压力下反倒可能更有动力,因为历史经验反复告诉他自己总会越来越好的……
问题在于,我们不是天生就属于某一个类型的,都是靠积累培养出来的取向。成为一个进取型的人,就是可习得、可积累的。
###(六)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外表的容易区分,内在的就很难,因为脑子里装的东西实在太不一样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们的类比是,人脑里装着自己的操作系统,那么人脑与人脑之间,那差异用“天壤之别”去形容,常常并不过份 —— 事实上,观察一下生活就知道了,有很多人脑依然处于几千年前的水准。
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所使用的概念进行审视,优化,对其更新换代,其实就是在“自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比如,“终生学习”是我在几辈子之前习得并使用的概念;到了今天,我已经弃用这个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自己定义的“反复再生”。
-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比如给自己设定每七年要有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只要你开始在意自己的操作系统效率,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它,而打磨操作系统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概念上来看,我不再使用含混的“价值观”之类的词去描述自己的思考方式与过程,我用我自己定义好并且反复打磨的概念:“操作系统”。然后,我知道构成操作系统的就两样东西:概念和方法论。然后整理出一整套打磨、更新、升级的方法论去维护自己的操作系统效率 —— 这是个递归的过程。(什么是“递归”?建议大家自己去 Google 一下,给自己的操作系统添加一个重要、必要的概念罢……)
所谓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描述,就是这样的:
-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这很重要,因为这样的描述使得“成长”多少可被量化 —— “可量化”很重要,因为量化的结果是最好的反馈。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常常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成长可量化了,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而这本身,也是“成长与重生的方法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实践的深入,最终,你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触:
一切都是学识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