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485aa416bcb93bea4d5e720c32005f13b8b6e3a8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theagora Date: Wed, 8 May 2024 01:45:47 +0000 Subject: [PATCH] 0x28 Add _columns posts, May.08 --- .../_columns/2024-02-26-look-at-the-wood.md | 43 ++++++++++++++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7-blockhead.md | 57 +++++++++++++++++++ ...digging-under-the-ground-to-meet-mother.md | 51 +++++++++++++++++ ...ignificance-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 31 ++++++++++ ...e-the-creed-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 25 ++++++++ 5 files changed, 207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6-look-at-the-wood.md create mode 100644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7-blockhead.md create mode 100644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digging-under-the-ground-to-meet-mother.md create mode 100644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rethink-the-significance-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create mode 100644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3-07-live-the-creed-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diff --git a/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6-look-at-the-wood.md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6-look-at-the-wood.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864b1ea2 --- /dev/null +++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6-look-at-the-wood.md @@ -0,0 +1,43 @@ +--- +layout: post +title : "看木頭" +author: "東加豆" +date : 2024-02-26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5GwTwSB.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 +小手輕撫木頭邊,凹凸紋理似雲烟。 + +樹瘤斑駁故事多,引領孩童探險樂。 + + + +![image01](https://i.imgur.com/fc7NiQ1.png) + +蘭花指扣木皮細,探尋樹語在心底。 + +鑽研木工小匠魂,榫卯相接智慧根。 + +![image02](https://i.imgur.com/gbTZsPm.png) + +指點木雕啟蒙路,潛心學習逐夢途。 + +木中小洞似星河,童心猶如夢幻梭。 + +![image03](https://i.imgur.com/PijxQwf.png) + +寶貝心中藏木舟,勇往直前不畏憂。 + +翻轉木頭找新奇,探索世界無盡期。 + +![image04](https://i.imgur.com/sFHMfeh.png) + +抱木倚窗賞夕陽,稚嫩心靈遐想翔。 + +木馬搖曳憶童年,純真時光最留連。 + +完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7-blockhead.md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7-blockhead.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36b9c0ba --- /dev/null +++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7-blockhead.md @@ -0,0 +1,57 @@ +--- +layout: post +title : "木頭人" +author: "東加豆" +date : 2024-02-27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G20jZ2D.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 +這是一個很平淡的故事,平淡得幾乎沒有任何人發現。 + + + +故事的主人翁叫{阿嫻},是一個中年女人,年齡四十有五,居於香港。{阿嫻}是一個不善於交際的人,沉默寡言也保守。 + +如果別人不主動和她說話,她就不會主動和別人說話。她懷疑自己有社交障礙之類的疾病。不過,有沒有障礙也好,人生已經過了一大截,她每天依然給阿仔和丈夫做早餐、洗碗碟,然後獨自上班去,面對一群像機械人的同事。 + +阿嫻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感到不滿意,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當。 + +直到有一天,阿嫻早上醒來,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一個木頭人。她躺在床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她發現了周圍的事情發生了變化。 + +首先,她對站在面前的丈夫毫無感覺,在睡房開著電視機的新聞報導毫無感覺,對本地的工業意外有人死亡毫無感覺,世界某處角落裡,仍然在打仗不覺得稀奇,有政客支持打仗不覺得稀奇。 + +阿嫻並不是真的變成了一塊木頭,而是她的心靈彷彿像木頭一樣,她的情感消失了,她無法感受喜怒哀樂,但是她能看、能聽、能看到世界的人和事在變幻。 + +當她意識到這個變化時,她感到非常驚訝和困惑。她試著郁動自己的手指和腳趾,卻發現無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動作。她的身體僵硬而無生氣,彷彿成了一個無生命的木偶。 + +她努力試著重新連繫自己的情感,但一切都是徒勞無功,腦電波似乎不聽用,阿嫻感到很無助。更無奈的是,丈夫一直在旁邊卻無動於中,他只是說:{如果病就不用做早餐了!}。 + +一日之計在於晨,做早餐對阿嫻來說很重要的,是她的使命,就在這時,她的身體忽然受控制了。可是,她卻沒有興奮,應該說,她無法興奮,因為她只是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卻感受不到情緒。這時,阿嫻不理一切,馬上起來做早餐,因為阿仔和丈夫快出去了。 + +阿嫻走在街頭,香港四處人來人往,她看著這個繁忙的都市,人們都在過著追趕跑跳碰的生活。轉眼時間的幻變,景物的變幻,她卻無法感受其中的情感。她想,也許這是木頭人的狀態。看不清世事變幻,不去想心裏牽掛。從起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個小時,阿嫻完全感受到她是沒有感受!一切置身於世事,內心很麻,一時麻,一時霧,視物清楚卻腦霧。然而,她仍記起要上班。 + +在辦公室,她看著人們的繁忙和喧鬧,看到了他們喜怒哀樂的神情,看到了他們的追求和失落。然而,阿嫻卻無法體驗這些情感,她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旁觀者清的人,有一種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 +事實,有什麼好理解呢?這些不是天天也對著的人嗎?阿嫻不明白自己的心情,過去她對他們無動於中,今天卻想了解他們,可是,她根本無法觸動起任何情緒。 + +別人都是如此,和阿嫻擦身而過,沒有眼神接觸,因為這個時候無需找她工作,沒有工作聯繫,所以沒有眼神接觸。阿嫻有一種全新的角度的去理解他人。很奇怪,很奇怪,昨日不在乎的身體語言,今天卻非常渴望知道,也許昨日心緒太忙。 + +丈夫今天不回家吃飯,阿仔和同學吃飯,從起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五個小時,阿嫻忽然感到害怕,這是今天她第一次感受到的心情,她不僅害怕,還留下了兩行眼淚,她不想以後的日子就這樣過著,也許是眼睛太澀和疲累,阿嫻漸漸地,抱著枕頭睡著了。 + +一覺醒來,丈夫站在她的面前,電視機新聞正在報導再有工業意外事件,阿嫻有點難過! + +難過?她難過?阿嫻突然很高興!她大喊一聲:有感覺啊! + +丈夫一頭霧水,阿嫻匆匆起床做早餐,她要做出最豐富的早餐!她有說一種難以形容的心情。時間無多,阿仔趕上學,丈夫趕上班,她也要趕工作,車水馬龍,從來也是香港生活的特色。 + +阿嫻準時到辦公室,她心情興奮,表現雀躍,不管同事們是財務員或是庶務員,阿嫻也向他們請早安,見面打招呼,手機打招呼,和丈夫聊,和阿仔聊,和同事聊等,她很高興再一次有感受的心情,她要好好把握有感受的心情。 + +阿嫻最想知道就是昨天的她,她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別人眼中有什麼異樣。 + +然而,大家的答案都是差不多,她昨天並無什麼異樣,今天卻有不尋常! + +完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digging-under-the-ground-to-meet-mother.md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digging-under-the-ground-to-meet-mother.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2372ea6a --- /dev/null +++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digging-under-the-ground-to-meet-mother.md @@ -0,0 +1,51 @@ +--- +layout: post +title : "掘地见母" +author: "江上小堂" +date : 2024-02-29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ZoSy6qK.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死不认错与自欺欺人" +--- + +《左传》开篇记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郑伯克段于鄢”,记述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情节曲折,“微言大义”,蕴含及传递了丰富的价值理念,有许多“弯弯绕”。其中“掘地见母”情节尤其经典,成为成语,郑庄公挖地道与母亲相见,被认为是孝顺父母,得到褒扬。 + + + +说来话长。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母亲武姜挺遭罪。一般头胎生产都不容易。生下来,武姜就不待见他。后来武姜又生了个儿子叔段,是顺产,就喜欢得不得了,特偏心。还劝老公郑武公改立共叔段为储君,但未能得逞。父母对子女有些偏心很正常,但不能太过,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武姜就过了。 + +郑武公死后,按当时礼法,郑庄公继位。武姜瞅准机会,就要郑庄公将军事要地制邑封给叔段,可谓漫天要价。庄公找个理由搪塞了过去。武姜退而求其次,要郑庄公把郑国的第二大城市京城封给叔段。郑庄公只好答应了。庄公自己则坐镇都城新郑。有臣属觉得此举不妥,担心叔段坐大犯上作乱,引起国内政局动荡。于是向郑庄公进言,应早日将不稳定因素扼杀于摇篮之中。庄公不为所动,回言道,我母亲要这样,如之奈何?不出臣属所料,叔段果然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臣属愈发感到不安,再向庄公进言,事不宜迟,应立马剪除叔段的势力。庄公仍然不为所动,回复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咱们走着瞧吧!” + +后世有解读认为,庄公放任叔段坐大是欲擒故纵。但更可能的是庄公认为在叔段还没有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出兵攻打叔段师出无名,得不到郑国上下广泛的支持。这与罗斯福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面临的情形比较相像,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愿意和日本人开战。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就变得同仇敌忾了。 + +叔段自认为准备充分后,就开始部署兵马攻打新郑。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武姜则为内应,积极配合。那料郑庄公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掌握得清清楚楚,先下手为强,没等叔段出兵,就派军队去攻打京城。结果京城的邑人并不支持叔段。叔段失道者寡助,一触即溃,逃到鄢城。郑庄公乘胜追击,消灭了叔段的残余势力。共叔段再也没有东山再起,兴风作浪的资本。只身逃到共这个地方,终老于此。后人因此称他为共叔段。 + +母亲这样偏狭,一门心思地想让弟弟取代自己,庄公当然很气愤,还不能将母亲怎么地,判个罪什么的。照说也是大逆之罪。一怒之下,就将母亲流放到颖城,还丢下一句绝情的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发誓有生之年再也不与母亲相见,等于不认母亲了。 + +《左传》上说,庄公“既而悔之”。这多半是左丘明注释《春秋》时的脑补。武姜如此厌恶庄公,以至于要置其于死地,也从不曾对庄公有过养育和疼爱,庄公不会对她有什么感情,以至于需要与母亲联络联络感情,唠唠嗑什么的。百分百是受到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国人普遍会认为,父母再有天大的不是,作为子女,那也不能不认父母呀!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庄公的统治基础就会被削弱。假如某个有野心的大夫以他违反孝道的名义讨伐他,说不定就能推翻他。 + +但他又不能收回自己这句话,向她母亲认错。所谓“君无戏言”。“君无戏言”并不是说君主不会说毫无道理的话,而是说即使君主说的话毫无道理,那也必须执行。自己不能认错,他人也不能违反。不然,君主的权威就会受到损害。如果郑庄公认了错,下面的人就会这样想,那你将来说的话,是不是也会反悔呢?执行起来就会很迟疑。这同样会动摇他的统治。这下,庄公就处在一个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的窘地。 + +颖城的大夫叔考,非常善解人意,体会到了庄公的两难处境。于是就去见庄公献计献策,为庄公分忧解难。他还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借进贡见到庄公。庄公请他吃大餐,他又故意把肉打包起来放在一边,引起庄公注意。庄公就问他为何如此,他就回答说,“家有老母,没吃过这样的美食,请允许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果然上套,感慨道,“你可以送东西孝敬母亲,唯独我不可以!”颍考叔假装不知地问道,“这从何说起?”庄公就源源本本告诉了他的难处。 + +颍考叔这才胸有成竹地全盘端出他为庄公解套的方案。进言道,“这个好办,君王您不用发愁。挖条地道至出泉水,你母子二人在地道相见,不就得了。谁还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一听,太妙了,两全其美,欣然从之。真是一环扣一环,颍考叔可谓处心积虑、心思缜密、伏笔千里,生怕有一点惹得庄公不高兴。 + +庄公依计挖了条地道与母亲在地道中相见。然后母子两人都对外发表了公告。庄公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也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相见后从地道出来,心情也很舒畅。可不是吗?地道多憋屈。“遂为母子如初”。两人恢复到武姜和叔考相互勾结发动政变之前的状态。实际就是互相厌恶,但在礼节上保持母子关系。这样,才消除了国内政局不稳的隐患。 + +颍考叔明显偷换概念嘛,此“黄泉”并非彼“黄泉”。你说庄公这是何苦呢?纯粹自欺欺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还自以为得计,自以为高明。地面上相见不香些?挖地道总得费工费时吧!地道里相见也不舒服呀!空间狭窄,光线和空气都不好,怎么会“其乐融融”!庄公无非是捏着鼻子说假话。武姜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当然也会附和庄公,说会见充满了欢乐友好的气氛。实际从头到尾都是做戏。唉!难道认个错就那么难吗?确实难,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 +故事结尾把颍考叔使劲夸了一番。 + +>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 +称赞颍考叔百分之百纯金足孝,进而还感动启发了庄公的孝心,功德无量。并引用《诗经》语句来宣扬行孝的好处。一个家族孝子多,就会有福报。所以,这个故事的“微言大义”归结为做人要对父母无条件地尽孝。父母即使犯下了滔天罪行,做子女的也不能不认父母,不能不尽孝。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在面临伦理冲突时,如何巧妙化解的经典案例。但颍考叔真地孝顺母亲吗?也未必可知。从《左传》的记述来看,他说把肉打包回去给母亲吃,只是为了让郑庄公说出他的难处。 + +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运行规则是由周礼和儒家伦理主导的。儒家要求子女无条件地服从父母,臣民无条件地服从君王,这就导致父母对子女,君王对臣民、上级对下级绝对不能认错。认错体现的是权力关系,而不是基于事实和对错;只能发生在子女对父母上,臣民对君王上,下级对上级上。如果颠倒过来,那这种上绝对支配下,下绝对服从上的权力关系就会被颠覆。 + +由于儒家伦理不是以事实,平等和公正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BUG。郑庄公面临的难题就是儒家的BUG之一。他既是君王又是儿子,以君王身份,他不能认错。以儿子身份,他又不能和母亲断绝关系。或有人问,过去皇帝也下“罪己诏”,也会认错呀!皇帝下“罪己诏”不是向天下臣民认错,而是对上天认错。皇帝是天子,是天的儿子,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下“罪己诏”。“罪己诏”等于还是儿子向父母认错。郑庄公是诸侯,不是天子,要认错的话,只会向周天子认错。 + +好在从古至今都不乏颍考叔这样善于揣摩上意的“聪明人”,能顾全君王或上级的面子,为君王或上级下台阶,就能把儒家的BUG糊弄过去。不过,颍考叔给郑庄公下的台阶有些大,一下就下到地道里去了。所有人,包括颍考叔、郑庄公和武姜、还有郑国人和其它诸侯国的人,都知道郑庄公掘地见母是在做戏,但都不以为意,不去较真,反而赞叹有加,大书特书。流毒至今,仍奉为榜样。套用很流行的那句话,“他们在做戏,我们知道他们在做戏,他们也清楚我们知道他们在做戏,但所有人都不在意”。 + +鲁迅看得很透,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rethink-the-significance-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rethink-the-significance-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ead6b472 --- /dev/null +++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2-29-rethink-the-significance-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 -0,0 +1,31 @@ +--- +layout: post +title : "再思「見字飲水」真義" +author: "陶樂思" +date : 2024-02-29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BlMczEP.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 +「見字飲水」是自從2020年開始流行於香港的網絡潮語。出處已無法考證。2020年初,香港反修例運動步入低潮。當時一些民主派政治領袖開始以「見字飲水」勉勵同路人保持身心健康,留有用之身靜待能推動改變的時機。 + + + +飲水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事情。人真會忘記飲水嗎?也別說不會。我在不同生活圈子,包括同事和朋友當中,都有人講述自己在工作忙碌時,會有整個上午或下午工作時段沒喝一口水的情況。之所以沒喝水,是因為處理着一件又一件排山倒海的工作,以致完全忘記喝水這件事了。即是說,當面對人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時,連需要維持生命的基本行動也會被忽略被忘記。何況當整個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受到威脅,關心社會的人很自然也會全身心投入。 + +可是,哪怕智力最平凡的人都知道,人生於世總是不如意的事情居多,如意的卻很少。事情的牽涉面越廣,持分者越多,則越難如意。這也不難理解為何關乎社會以至世界的事情,其走向幾乎不可能照著個人的意願。即便現實很骨感,但如何應對這樣的現實,個人卻可以選擇。有些人選擇認命:既然現實註定不如意,那就什麼都不做吧。另一些人則選擇積極面對:雖然目前時不我予,但我仍能好好裝備自己靜待時機。 + +「見字飲水」的真義就是好好活著。對於本來很關心社會的人,要退回到只是自己好好活著,連自己都會質疑:我明明十分關心自己所處的這個城市,怎麼現在只顧自己好好活著?這不是逃避責任嗎?這種質疑的聲音於我並不陌生。曾幾何時,我也經常自責為這城做得不夠。被無力感壓得情緒最低落時,甚至明明發現身體有患癌症的徵兆,也故意拖延檢查,一心希望能早些離開世界。 + +可幸的是我並沒有拖延很久便讀到一行禪師《禪語拯救地球的藝術》一書。書中一些話成為我的當頭棒喝,把我從步向死亡的路上拉了回來: + +「若要拯救世界,先別傷害自己。因為個人與世界是一體的。」「抗爭不必放棄生命。保留生命才可延續使命。」 + +我向來自命關心社會和世界,怎能愚蠢到傷害世界呢?於是我快快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證實了我的懷疑。我確實患了癌症。幸好仍然屬於早期,治癒與存活機會仍然頗高。乖乖配合為期半年的治療以後,身體已經恢復。現在的我不但改掉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還恢復了業餘走訪和報導,分享小人物的社區建設故事。我還打算在不久將來開設推動閱讀的播客頻道呢! + +人生確實充滿掣肘和侷限。世情很多時也差強人意。但生命力量之大卻難以估計。很多留在香港的人,即便紅線處處,仍然在可行範圍內不斷推展文化保育、社區營造、促進身心零成長的創新項目。即使你認為自己沒那些人強大,退一萬步吧,倘若自己好好活著的態度,剛巧就鼓舞了身邊一兩個失望沮喪的親友,誰能說沒有價值呢? + +在看不見曙光的當下,就讓自己回歸好好活著的基本步,並且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才可發現更多推動改變的機會。最後我想借此機會與每個關心社會的同路人共勉:見字飲水,好好活著。勇敢地走下去!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3-07-live-the-creed-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3-07-live-the-creed-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3d489a2 --- /dev/null +++ b/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3-07-live-the-creed-of-see-this-and-drink-water.md @@ -0,0 +1,25 @@ +--- +layout: post +title : "踐行「見字飲水」信條" +author: "陶樂思" +date : 2024-03-07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6BVH9cq.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 +我由自暴自棄改變過來後,發掘到一些我與世界互動,從而推動改變的可能性。也別說,這些發現還真有意思呢! + + + +首先,我能繼續以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掌握的資源為基礎,幫助有需要的人。三年前我到馬特市寫文賺$like。賺到的$like又怎能不使用呢?於是我從註冊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開始。然後入金、出金,幣幣兌換,再到後來在學習去中心化金融。一步步都是邊學邊做。直至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之時,我學到的加密貨幣知識竟然能幫助到戰火中的人。直至現在,我仍然繼續以學到的知識為基礎,支持人道支援組織,以及幫助有需要的個人。最近用了九千$like兌換了我想幫助的人所需要的加密貨幣直接打到那人的錢包。雖然金額不多,但做了對的事情,心裡總是充滿快樂與滿足。不過呢!我能支配的$like幾乎用盡,又要加把勁寫作了。 + +第二,最近我又恢復了業餘走訪報導。業餘走訪和報導社會創新項目一直是我非常喜歡做的事情。我想透過文字介紹這些項目,增加項目發起人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機會,同時也能令生活圈子受到侷限的讀者看見更多選擇與可能性。縱然有著上述好處,但我認為獲益最多的還是我自己。透過走訪報導,我的視野得到拓展,心胸也同時得到拓寬。最近我才走訪了一場說書會。日後會在這裡分享我的訪談與實地觀察所得。 +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能繼續守護和陪伴我的小姪兒長大。畢竟來到地球只區區數年,他需要資深人類的導航與愛護,才可健康快樂地長大。再加上生於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他需要面對的艱辛與挑戰必然會很多。因此,家人的愛與支持更不能缺乏。我和他有著奇妙的緣份。在我的人生上半場根本不喜歡小孩,覺得小孩子又嘈吵又麻煩。但自從小姪兒出生開始,我便和他格外投緣。不需要很費力,便和他建立了信任親近的關係。我願意隨時站在他的後面,在有需要時適時接住他,把自己生命中的寶貴能量,包括探索世界的好奇與勇氣分享給他。我想,這是我對他獨有的,無可取代的責任。 +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我只不過是個普通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寫什麼東西,都不會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影響力。即便如此,當選擇好好活著,哪怕只是一個普通人,也能發揮他的力量。即使這力量只是微不足道的千分一、萬分一的光與熱。改變世界的力量,不是靠著無數的千分一、萬分一凝聚而來嗎?選擇好好活著,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同時也給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心願,多一個實現的機會。 + +這篇文章除了寫給有緣閱讀到的讀者以外,其實我最想寫給自己。因為我很清楚,選擇好好活著並不表示以後就一帆風順。因此今天寫下本文,萬一有需要時能作為對自己的提醒與勉勵。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