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c8e90e0998ee931f228fe40f32674342ce48e46b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theagora Date: Thu, 8 Aug 2024 14:04:23 +0800 Subject: [PATCH] =?UTF-8?q?0x2b=20Patch=20Build=20VOL.43=20=C2=A9=20MMXXIV?= =?UTF-8?q?=2076c9b36?=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c1/index.html | 48 +-- c1/page10/index.html | 48 +-- c1/page11/index.html | 48 +-- c1/page12/index.html | 48 +-- c1/page13/index.html | 48 +-- c1/page14/index.html | 48 +-- c1/page15/index.html | 48 +-- c1/page16/index.html | 24 ++ c1/page2/index.html | 48 +-- c1/page3/index.html | 48 +-- c1/page4/index.html | 48 +-- c1/page5/index.html | 48 +-- c1/page6/index.html | 48 +-- c1/page7/index.html | 48 +-- c1/page8/index.html | 48 +-- c1/page9/index.html | 48 +-- columns.xml | 380 ++++++++++++------ ...-death-the-fear-of-death-and-emotions.html | 241 +++++++++++ ...5-09-reconciliation-over-the-campfire.html | 149 +++++++ ...-the-discourse-on-voluntary-servitude.html | 145 +++++++ feed.xml | 2 +- heros.xml | 2 +- hkers.xml | 2 +- index.html | 90 +++-- 24 files changed, 1228 insertions(+), 527 dele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columns/2024-05-06-on-death-the-fear-of-death-and-emotions.html create mode 100644 columns/2024-05-09-reconciliation-over-the-campfire.html create mode 100644 columns/2024-05-10-the-discourse-on-voluntary-servitude.html diff --git a/c1/index.html b/c1/index.html index 2533823d..152870eb 100644 --- a/c1/index.html +++ b/c1/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0/index.html b/c1/page10/index.html index cf5beabb..d841a300 100644 --- a/c1/page10/index.html +++ b/c1/page10/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1/index.html b/c1/page11/index.html index 861b0d39..dc84ce94 100644 --- a/c1/page11/index.html +++ b/c1/page11/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2/index.html b/c1/page12/index.html index 2f33db9f..ebb5b289 100644 --- a/c1/page12/index.html +++ b/c1/page12/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3/index.html b/c1/page13/index.html index 7f215080..3f9af014 100644 --- a/c1/page13/index.html +++ b/c1/page13/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4/index.html b/c1/page14/index.html index 5f8b8a6e..c3f43b19 100644 --- a/c1/page14/index.html +++ b/c1/page14/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5/index.html b/c1/page15/index.html index 63859f42..cea8361d 100644 --- a/c1/page15/index.html +++ b/c1/page15/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16/index.html b/c1/page16/index.html index 40cf75e3..68c7a6cf 100644 --- a/c1/page16/index.html +++ b/c1/page16/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香港人終於全部贏了

diff --git a/c1/page2/index.html b/c1/page2/index.html index 1c9f2f8d..411e27fa 100644 --- a/c1/page2/index.html +++ b/c1/page2/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3/index.html b/c1/page3/index.html index 1d0d69c0..59f69cd1 100644 --- a/c1/page3/index.html +++ b/c1/page3/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4/index.html b/c1/page4/index.html index ea58840a..c14a35ef 100644 --- a/c1/page4/index.html +++ b/c1/page4/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5/index.html b/c1/page5/index.html index e1d61cb8..a61fc2c0 100644 --- a/c1/page5/index.html +++ b/c1/page5/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6/index.html b/c1/page6/index.html index 2d6777ff..52403387 100644 --- a/c1/page6/index.html +++ b/c1/page6/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海鷗

+
東加豆 | 2023-10-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7/index.html b/c1/page7/index.html index e09c660f..57d2789c 100644 --- a/c1/page7/index.html +++ b/c1/page7/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捨幻

-
天洛卡 | 2023-08-05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8/index.html b/c1/page8/index.html index 165f7ef5..9535aaa1 100644 --- a/c1/page8/index.html +++ b/c1/page8/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捨幻

+
天洛卡 | 2023-08-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1/page9/index.html b/c1/page9/index.html index 40f9124b..5b938994 100644 --- a/c1/page9/index.html +++ b/c1/page9/index.html @@ -66,6 +66,30 @@
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C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 --git a/columns.xml b/columns.xml index cf424296..4df06f7d 100644 --- a/columns.xml +++ b/columns.xml @@ -1,4 +1,260 @@ -Jekyll2024-08-05T15:15:04+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xmlThe Republic of Agora | Columns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我的澳門十大歷史事件2024-05-06T12:00:00+08:002024-05-06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my-top-ten-historical-events-in-macau<p>嘗試拋磚引玉,分享十件1949年後澳門重要的歷史事件。</p> +Jekyll2024-08-08T14:03:3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xmlThe Republic of Agora | Columns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自愿奴役论》2024-05-10T12:00:00+08:002024-05-10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the-discourse-on-voluntary-servitude<p>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法国就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愿奴役论》深刻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法国思想家蒙田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大家。</p> + +<!--more--> + +<p>蒙田在《随笔集·论友谊》中写道:“我特别要感谢《自愿奴役论》,多亏了它,我和拉波埃西才有了第一次接触,从此也就开始了我和拉波埃西的友谊。肯定地说,这样的友谊实属罕见,在人之间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古人对知己的难得和珍视也有同样的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就曾用此言赠送给瞿秋白。</p> + +<p>不幸的是,拉波埃西英年早逝,他生于1530年,逝于1563年,年仅32岁就去世了。他的一生,绚丽激越,如燃烧的流星划过天空。《自愿奴役论》是拉波埃西在二十多岁上大学时写下的,死后才由蒙田于1576年付印公开发表。《自愿奴役论》思想深刻、文采洋溢,开创了以人的理性来分析现实政治的方法,奠定了法国政治哲学的基础;具有抽象性和超越时空的普适性,到今天仍未过时。然而因他留下的著述不多,他的思想虽影响深远,却并不广泛,就没有法国这些思想大家有名气。</p> + +<p>在《自愿奴役论》中,拉波埃西提出了一个被时人忽略的问题,为什么为数众多的大众会被一个暴君所奴役?他写道,</p> + +<p>“现在,我只想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城镇,那么多民族竟能够忍受一个独夫暴君的为所欲为?”(《自愿奴役论》:潘培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下同)。他写到:</p> + +<blockquote> + <p>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然而这居然如此平常,实在应该为此感到悲哀,而不是惊讶。亿万民众,戴着枷锁,奴隶般地屈从,他们这样做并非迫于某种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被一个人的名字而着魔,或者可以说他们由此魔法镇住了。然而他们本不应该恐惧此人,因为他不过是一人而已;当然他们也不必热爱此人,因为他以非人和野蛮的方式对待众人。</p> +</blockquote> + +<p>拉波埃西认为人们之所以受奴役,并不一定是因强大势力的压迫,而是他们自愿受奴役,或者说大部分民众自己默许了受奴役的状况。拉波埃西认为习惯是人们自愿为奴的首要原因:</p> + +<blockquote> + <p>人们自愿为奴的第一大原因,就是他们生来就是奴隶。可以说,在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确是出于不得已,被迫屈从,但以后就慢慢习惯了;至于后来出生的人,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自由,甚至也不知道自由是怎么回事,他们毫无遗憾地服从,自觉自愿地服从,而他们的父辈则是出于被迫才服从。</p> +</blockquote> + +<p>因而,拉波埃西认为,暴政必然建立在民众的普遍接受之上。但同时,拉波埃西也指出,暴君会诱惑民众来换取民众的服从。</p> + +<blockquote> + <p>戏剧、游戏、滑稽剧、表演、角斗士、珍奇动物、奖章、名次榜,以及诸如此类的毒品,这些都是奴役古代人民的诱饵,是夺取他们自由的补偿,也是暴政的工具。暴君统治的秘密和动力在于,那些野心勃勃的、又贪得无厌的人,他们就会聚集在暴君周围,支持暴君,希望从中分得了一杯羹;而如果在大暴君统治下,他们则希望成为小暴君。这样,暴君控制六人,六人手下又有六百人,六百人手下又有六千人支持。最后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从暴政中获得利益的人,他们的人数几乎相当于崇尚自由者的人数。</p> +</blockquote> + +<p>对于如何反抗暴政,拉波埃西有惊人的洞见。他并不主张打倒暴君,而主张不服从。</p> + +<blockquote> + <p>为此,你们要下定决心,不再屈从,那么你们就自由了。我并不要求你们和他发生冲撞,也不要你们去动摇他,而仅仅是不再支持他。于是你们会看到,他就会像一个被抽去基石的巨人,因自身重量而轰然倒塌,粉身碎骨。</p> +</blockquote> + +<p>拉波埃西的这种思想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能找到踪迹。在《尤利乌斯·恺撒之死》中,莎士比亚借贵族卡西乌斯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p> + +<blockquote> + <p>嘿,老兄,他像一个巨人似的跨越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渺小的凡人一个个在他粗大的两腿下行走,四处张望着,替自己寻找不光荣的坟墓。人们有时可以支配他们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鲁托斯,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p>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p>可耻的时代!罗马啊,你的高贵的血统已经中断了!自从洪水以后,什么时代你不曾产生比一个更多的著名人物?直到现在为止,什么时候人们谈起罗马,能够说,她的广大的城墙之内,只是一个人的世界?要是罗马给一个人独占了去,那么它真的变成无人之境了。啊!你我都曾听见我们的父老说过,从前罗马有一个勃鲁托斯,不愿让他的国家被一个君主所统治,正像他不愿让它被永劫的恶魔统治一样。</p>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p>那么为什么要让凯撒做一个暴君呢?可怜的人!我知道他只是因为看见罗马人都是绵羊,所以才做一头狼;罗马人倘不是一群鹿,他就不会成为一头狮子。谁要是急于生起一场旺火来,必须先用柔弱的草秆点燃;罗马是一些什么不中用的糠屑草料,要去点亮像凯撒这样一个卑劣庸碌的人物!</p> +</blockquote> + +<p>莎士比亚同样意识到正是民众自愿为奴才成就了暴君。莎士比亚在拉波埃西去世后的第二年,1564年出生。也许拉波埃西的思想传到了英国,影响了莎士比亚。</p> + +<p>如果拉波埃西和莎士比亚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那他一定会更为惊叹和悲哀!自愿(被)奴役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儒家思想就是鼓吹自觉自愿接受奴役的理论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p> + +<!--END-->江上小堂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法国就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愿奴役论》深刻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法国思想家蒙田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大家。營火上的和解2024-05-09T12:00:00+08:002024-05-09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reconciliation-over-the-campfire<p>深夜時分,樹林裡四處無人,很安靜,滿天星星,星星和我把四周圍照得光光亮亮。我,是一堆營火,不知道時間的,每當我有意識的時候都是很突然。不過,我能夠感覺到人們的心情,以及他們的肢體語言。</p> + +<!--more--> + +<p>就好像這一晚,兩個人影走進了我的光裡。他們的聲音充滿了針鋒相對,眼裡有怨恨和悲傷,你來我往的言語好像是一場鬥爭,無法停下來的交戰。</p> + +<p>我聽不懂他們具體在爭論什麼,但兩個人好像心都碎了。我不知道那兩個人叫什麼名字,因為他們一直在說{你、你、你!妳、妳、妳!}</p> + +<p>{能不能不再怨恨?}男人的聲音有點震抖。</p> + +<p>{你我都受傷了!為什麼你我都受傷!?}女人眼泛淚光的說。</p> + +<p>我似乎聽到他們在呼喊,卻又被彼此的怒氣所淹沒。</p> + +<p>夜風吹過,帶走了他們言語中的碎片,卻留下了更深的沉默。他們望向我,火焰在他們的眼中浮游跳動,仿佛內心的起伏也跟著走。</p> + +<p>突然間,其中一人站起身來,走到我的一側,他伸出雙手,將我身邊的一堆木柴小心翼翼地堆放好,然後燃點了新的火光。我不確定是誰,因為他們穿的上衣是一樣的。褲子也是一樣的,球鞋也是一樣的。總之,他們的裝束都是一模一樣的。</p> + +<p>然後,另一人也跟著站起來,走到我另一側幫手堆木柴。</p> + +<p>兩人的目光又在我的營火光中相遇。</p> + +<p>“能否不再責問?”男的聲音說。</p> + +<p>“能否一試由我的主張? 就這一次!”女的聲音跟著說。</p> + +<p>他們的肢體語言很不同,說話的聲頻也很有分別,但我能感覺到他們手裡的溫度是一樣的,可是他們都不知道。</p> + +<p>火光越來越小,加上涼風輕吹,應該一切都平息了。可是他們又開始用手勢表達著什麼,聲頻高而無法受控。我的火光照在他們臉上,我感受到他們感受不到奇妙的事情。我試著用最原始的方式建立溝通的橋梁,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再一次的建立。當他們向我伸手取暖的時候,我借著微風把火焰擴大,讓他們得到溫暖的同時,也感受到對方的溫度。</p> + +<p>我這一輕輕的舉動,竟然有無限大的效果。我的火光照在他們臉上,照亮了他們心中的夢和初衷,愛的寒冷似乎不再讓他們逃跑,原來熱情一直都存在著。</p> + +<p>我,是一堆營火,就讓我把你們重新點燃,讓它再燒一次吧!</p> + +<p>在火光的仔細下,我欣賞著愛的燃燒。不不不,還是不要那麼抽象。我看著他們把怨恨燒光了,只留下了理解和寬容。</p> + +<p>{營火,營火,還在照亮}他們輕聲說。</p> + +<p>{能不能照出你我夢想?}他們的目光又相遇了。</p> + +<p>這句話就是他們的理由。</p> + +<p>就是這句話他們有理由走在一起。</p> + +<p>就是這句話十年前他們相識了。</p> + +<p>他們要把我擠熄了。</p> + +<p>這是當然的事,因為我很容易失控,營火不能一直在燃燒,不然,會引起山火,會燒光草原,會很危險。</p> + +<p>但是那一刻我明白了,似乎我又做對了事。我不只是一堆營火,我見證過人們的愛情、親情、友情的故事,指引了他們和解的路。</p> + +<p>如果我這一堆營火,不僅燃燒著,也照亮了人們的心裡的路,那就很有意義了。</p> + +<p>完</p> + +<!--END-->東加豆深夜時分,樹林裡四處無人,很安靜,滿天星星,星星和我把四周圍照得光光亮亮。我,是一堆營火,不知道時間的,每當我有意識的時候都是很突然。不過,我能夠感覺到人們的心情,以及他們的肢體語言。论死亡:死亡恐惧与情绪2024-05-06T12:00:00+08:002024-05-06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on-death-the-fear-of-death-and-emotions<h3 id="1死亡恐惧">1、死亡恐惧</h3> + +<!--more--> + +<p>为什么所有人都是平等?</p> + +<p>因为任何人都会死。</p> + +<p>因此,不管这个人的能力再强、成就再高,也会有对死亡的恐惧。</p> + +<p>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屋大维等名声赫赫的帝王,哪怕已经是九五至尊了,也对死亡有着很深的恐惧、在晚年沉迷于方士炼药等神秘学以求长生。</p> + +<p>哪怕是一些宗教能够让人看起来是超脱了对死亡的恐惧,但其实也不过是把这种恐惧转移了,并不能将之从人性中消除。</p> + +<p>比如基督教,就说人虽然会死,但是灵魂会到天堂,并在天堂中实现永生。</p> + +<p>还有印度教和佛教,说你虽然这辈子会死,但是下辈子可以转生,也相当于永生了。</p> + +<p>这些宗教只是通过这种“永生”的说辞来安慰信徒,是利用了信徒的死亡恐惧,并不能真的让信徒不害怕死。否则,应该告诉信徒:“人死了就是死了,就是烂肉一坨,啥也没。”然后再帮助信徒消除恐惧。</p> + +<p>所以,所有人本质上都怕死。而且,对于死亡的恐惧情绪,是任何一种恐惧中最强烈的;或者换句话说,其他的任何一种恐惧,都是死亡恐惧不同烈度的体现。</p> + +<p>比如,很多人听过恐怖谷效应,就是说一个东西越像人越使人感到亲切;直到它过于像人了,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p> + +<p><img src="https://i.imgur.com/SnJxXH4.png" alt="image01" /></p> + +<p>这种恐惧来源于对尸体的恐惧。假设在原始社会,你见到一个人类尸体,那大概率说明附近有可以使人致死的东西,要赶紧跑。本质上还是对死亡的恐惧。</p> + +<p>而死亡恐惧则构成了人类所有情绪的根源。</p> + +<h3 id="2各种衍生恐惧">2、各种衍生恐惧</h3> + +<p>由于其他的恐惧都是死亡恐惧的一种,我们将除了死亡恐惧的恐惧统称为衍生恐惧。</p> + +<p>为了更精确,我们需要明确定义恐惧:恐惧指任何一种排斥(包括逃避、敌对等)的情绪。</p> + +<p>比如人会饿,人排斥饥饿的状态(不一定非要特别饿),这也算是一种恐惧。</p> + +<p>那么人为什么会恐惧饥饿?因为饥饿会导致人的营养不足,最终让人的机体无法运转、甚至因为缺乏营养而坏死。所以这本质还是死亡恐惧。</p> + +<p>人为什么不吃难吃的食物?因为难吃的东西往往意味着变质的、有毒的、缺乏营养的,吃这些东西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存,还是死亡恐惧。</p> + +<p>为什么很多人怕黑?因为黑暗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很可能有我们无法发现的危险,还是死亡恐惧。</p> + +<p>学生为什么害怕考不好?因为考不好可能意味着将来没法赚到钱、拥有好的生活条件,也就是威胁到自己的生活,还是死亡恐惧。</p> + +<p>有些人为什么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因为他很可能潜意识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弱小,和别人起冲突时很容易被别人干掉,这还是死亡恐惧。</p> + +<p>为什么人害怕被孤立?在原始社会,人类必须群居才能生存;如果被群体孤立,基本上等于死亡。</p> + +<p>为什么有人有社交恐惧?他们担心自己社交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孤立和排斥。</p> + +<p>为什么人们害怕和恋爱对象分手?为什么人害怕表白被拒绝?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恋爱对象的认可代表了他们生命的价值、代表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被拒绝、被分手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这些增强生存的东西。</p> + +<p>可以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细细推敲下去,就可以发现所有的衍生恐惧本质都是死亡恐惧。</p> + +<h3 id="3恐惧与欲望">3、恐惧与欲望</h3> + +<p>恐惧与欲望是对立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欲望是恐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p> + +<p>比如,人怕死,那么就有活的欲望;</p> + +<p>人害怕失败,就会有成功的欲望;</p> + +<p>人害怕孤独,就会有寻找朋友的欲望;</p> + +<p>人怕黑,就有欲望驱动他们走到有亮光的地方;</p> + +<p>人害怕起冲突,就会选择回避或者讨好对方;</p> + +<p>学生害怕学业失败,就会有考好的欲望;</p> + +<p>人害怕分手,就会有很强的维持关系的欲望……</p> + +<p>当然了,还有另一种更高级的欲望:爱,并不是直接源于恐惧。但是本质上也是一种死亡恐惧,这个我后面会详细说。</p> + +<p>而这些欲望往往就构成了除恐惧外的各种各样的情绪。</p> + +<p>也就是说,人类的所有情绪都可以被归为两类:恐惧与欲望。而欲望又可以被看作是恐惧。</p> + +<p>只不过二者的区别在于,恐惧是为了逃避死亡,而欲望则是为了加强生存(本质还是逃避死亡)。</p> + +<p>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情绪就是对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一种应对措施;是大脑用原始的、极快的方式对环境的分析。</p> + +<p>所以,情绪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被人控制住,但这种控制只是一种暂时的压制,并不能直接消灭情绪。</p> + +<p>比如你感觉到饿,你可以吃东西来消除这种感觉,但你不可能直接命令你的大脑停止感受到饿。</p> + +<p>因此,情绪本质上是无法也不应该被控制的,因为它在帮助你生存。</p> + +<h3 id="4情绪与利益">4、情绪与利益</h3> + +<p>既然情绪是对外界环境是否对你的生存有利的评估,那这个评估必然要有一个标准。</p> + +<p>这个标准就是你的利益;换句话说,你的生存需求。</p> + +<p>在这里需要做个声明:本系列所有的“情绪”都指的是广义上的情绪,也就是包括各种各样的感受与潜意识反应,不仅仅指狭义的喜怒哀乐。</p> + +<p>这些情绪都对应的是一种特定的利益。</p> + +<p>比如说饥饿,就意味着人体的营养不足了,那么补充营养就是符合人的利益。</p> + +<p>还有看到一个搞笑视频人就高兴,那么这种情绪变好就是人的利益、缓解人的压力。</p> + +<p>还有如小明被别人骂了,他非常生气,那么这种生气就是要让小明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准备消灭对方,这符合小明的利益。</p> + +<p>而这些情绪会让人做出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来满足这些生存需求。</p> + +<p>还是拿吃饭举例子:死亡恐惧→衍生出饥饿恐惧→吃东西的欲望→饥饿情绪→想到“吃东西”(思维)→吃东西(行为)</p> + +<p>那么还可以反向推导:如果一个人想要吃东西、正在吃东西或者找东西吃,那就说明这个人有饥饿的情绪。</p> + +<p>而且更为美妙的是,正如我在本文开篇所说:任何人都有死亡恐惧,那么也就意味着任何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都遵从这一逻辑。</p> + +<p>那么完全可以由此来推测出每一个人的利益。</p> + +<p>比如小明考试没考好,就心情特别差特别崩溃,那么就说明他认为考试成绩与他的生存利益挂钩,即没考好威胁到他的生存了。</p> + +<p>进一步我们就可以继续想,考试成绩明明不会威胁到他的生命,那他为什么会认为这有威胁?</p> + +<p>可能是因为他没考好会被家长骂;可能是他内心很自卑、只有成绩能带给他生存价值、证明他的生存能力。</p> + +<p>那么,如果我想要帮助小明或者利用小明,只需要从这一点入手,给他想要的——符合他利益的——就可以了。</p> + +<p>比如,我们想要帮助他不再被考试影响心情,那么就可以让他和家长对骂,让他家长感受他的痛苦;或者帮他培养其他的兴趣和能力,从别的方面证明他自己。</p> + +<p>或者,让他脱离这种长期作为一个客体、被别人肆意评价的环境。</p> + +<p>再举个例子。比如之前韩国总统尹锡悦搞医疗系统改革、让医学院扩招,那么很多在职医生非常愤怒、上街游行。</p> + +<p>这些医生的愤怒背后是对自己生存能力下降的恐惧,因为增加的医学生在将来进入医疗行业后会分走他们的蛋糕。</p> + +<p>看到这里的读者,如果看过我之前写的《论道德》系列,可能已经发现了,我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对《论道德·上》中提到的性恶论第一定律的解释。</p> + +<p>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例子是经过简化的模型。现实中,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往往拥有多重情绪,并且人们会出于各种因素隐藏自己的情绪。</p> + +<p>但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一定只有一个情绪是最强烈的,相对应的也就是他最关心的利益诉求。</p> + +<p>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多国民党投降过来的士兵,解放军就派政委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p> + +<p>一开始政委就是骂蒋介石,说蒋介石卖国。结果很多士兵说,他们对蒋介石印象还挺好的,因为蒋介石给他们发军饷,没什么剧烈情绪。</p> + +<p>但是后来政委们转变方向,开始说那些军官虐待基层士兵,这些士兵一下子就破防了,据说好几个在诉苦的时候还哭晕过去了。</p> + +<p>这就证明了,虽然蒋介石卖国确实和他们有利益联系,但是关于被军官虐待这件事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利益诉求。</p> + +<p>而这,就可以指明我们平常的交流与工作的方法论。</p> + +<!--END-->番茄米线1、死亡恐惧我的澳門十大歷史事件2024-05-06T12:00:00+08:002024-05-06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my-top-ten-historical-events-in-macau<p>嘗試拋磚引玉,分享十件1949年後澳門重要的歷史事件。</p> <!--more--> @@ -2974,124 +3230,4 @@ <p>在看不見曙光的當下,就讓自己回歸好好活著的基本步,並且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才可發現更多推動改變的機會。最後我想借此機會與每個關心社會的同路人共勉:見字飲水,好好活著。勇敢地走下去!</p> -<!--END-->陶樂思「見字飲水」是自從2020年開始流行於香港的網絡潮語。出處已無法考證。2020年初,香港反修例運動步入低潮。當時一些民主派政治領袖開始以「見字飲水」勉勵同路人保持身心健康,留有用之身靜待能推動改變的時機。掘地见母2024-02-29T12:00:00+08:002024-02-29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digging-under-the-ground-to-meet-mother<p>《左传》开篇记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郑伯克段于鄢”,记述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情节曲折,“微言大义”,蕴含及传递了丰富的价值理念,有许多“弯弯绕”。其中“掘地见母”情节尤其经典,成为成语,郑庄公挖地道与母亲相见,被认为是孝顺父母,得到褒扬。</p> - -<!--more--> - -<p>说来话长。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母亲武姜挺遭罪。一般头胎生产都不容易。生下来,武姜就不待见他。后来武姜又生了个儿子叔段,是顺产,就喜欢得不得了,特偏心。还劝老公郑武公改立共叔段为储君,但未能得逞。父母对子女有些偏心很正常,但不能太过,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武姜就过了。</p> - -<p>郑武公死后,按当时礼法,郑庄公继位。武姜瞅准机会,就要郑庄公将军事要地制邑封给叔段,可谓漫天要价。庄公找个理由搪塞了过去。武姜退而求其次,要郑庄公把郑国的第二大城市京城封给叔段。郑庄公只好答应了。庄公自己则坐镇都城新郑。有臣属觉得此举不妥,担心叔段坐大犯上作乱,引起国内政局动荡。于是向郑庄公进言,应早日将不稳定因素扼杀于摇篮之中。庄公不为所动,回言道,我母亲要这样,如之奈何?不出臣属所料,叔段果然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臣属愈发感到不安,再向庄公进言,事不宜迟,应立马剪除叔段的势力。庄公仍然不为所动,回复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咱们走着瞧吧!”</p> - -<p>后世有解读认为,庄公放任叔段坐大是欲擒故纵。但更可能的是庄公认为在叔段还没有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出兵攻打叔段师出无名,得不到郑国上下广泛的支持。这与罗斯福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面临的情形比较相像,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愿意和日本人开战。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就变得同仇敌忾了。</p> - -<p>叔段自认为准备充分后,就开始部署兵马攻打新郑。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武姜则为内应,积极配合。那料郑庄公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掌握得清清楚楚,先下手为强,没等叔段出兵,就派军队去攻打京城。结果京城的邑人并不支持叔段。叔段失道者寡助,一触即溃,逃到鄢城。郑庄公乘胜追击,消灭了叔段的残余势力。共叔段再也没有东山再起,兴风作浪的资本。只身逃到共这个地方,终老于此。后人因此称他为共叔段。</p> - -<p>母亲这样偏狭,一门心思地想让弟弟取代自己,庄公当然很气愤,还不能将母亲怎么地,判个罪什么的。照说也是大逆之罪。一怒之下,就将母亲流放到颖城,还丢下一句绝情的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发誓有生之年再也不与母亲相见,等于不认母亲了。</p> - -<p>《左传》上说,庄公“既而悔之”。这多半是左丘明注释《春秋》时的脑补。武姜如此厌恶庄公,以至于要置其于死地,也从不曾对庄公有过养育和疼爱,庄公不会对她有什么感情,以至于需要与母亲联络联络感情,唠唠嗑什么的。百分百是受到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国人普遍会认为,父母再有天大的不是,作为子女,那也不能不认父母呀!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庄公的统治基础就会被削弱。假如某个有野心的大夫以他违反孝道的名义讨伐他,说不定就能推翻他。</p> - -<p>但他又不能收回自己这句话,向她母亲认错。所谓“君无戏言”。“君无戏言”并不是说君主不会说毫无道理的话,而是说即使君主说的话毫无道理,那也必须执行。自己不能认错,他人也不能违反。不然,君主的权威就会受到损害。如果郑庄公认了错,下面的人就会这样想,那你将来说的话,是不是也会反悔呢?执行起来就会很迟疑。这同样会动摇他的统治。这下,庄公就处在一个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的窘地。</p> - -<p>颖城的大夫叔考,非常善解人意,体会到了庄公的两难处境。于是就去见庄公献计献策,为庄公分忧解难。他还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借进贡见到庄公。庄公请他吃大餐,他又故意把肉打包起来放在一边,引起庄公注意。庄公就问他为何如此,他就回答说,“家有老母,没吃过这样的美食,请允许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果然上套,感慨道,“你可以送东西孝敬母亲,唯独我不可以!”颍考叔假装不知地问道,“这从何说起?”庄公就源源本本告诉了他的难处。</p> - -<p>颍考叔这才胸有成竹地全盘端出他为庄公解套的方案。进言道,“这个好办,君王您不用发愁。挖条地道至出泉水,你母子二人在地道相见,不就得了。谁还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一听,太妙了,两全其美,欣然从之。真是一环扣一环,颍考叔可谓处心积虑、心思缜密、伏笔千里,生怕有一点惹得庄公不高兴。</p> - -<p>庄公依计挖了条地道与母亲在地道中相见。然后母子两人都对外发表了公告。庄公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也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相见后从地道出来,心情也很舒畅。可不是吗?地道多憋屈。“遂为母子如初”。两人恢复到武姜和叔考相互勾结发动政变之前的状态。实际就是互相厌恶,但在礼节上保持母子关系。这样,才消除了国内政局不稳的隐患。</p> - -<p>颍考叔明显偷换概念嘛,此“黄泉”并非彼“黄泉”。你说庄公这是何苦呢?纯粹自欺欺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还自以为得计,自以为高明。地面上相见不香些?挖地道总得费工费时吧!地道里相见也不舒服呀!空间狭窄,光线和空气都不好,怎么会“其乐融融”!庄公无非是捏着鼻子说假话。武姜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当然也会附和庄公,说会见充满了欢乐友好的气氛。实际从头到尾都是做戏。唉!难道认个错就那么难吗?确实难,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p> - -<p>故事结尾把颍考叔使劲夸了一番。</p> - -<blockquote> - <p>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p> -</blockquote> - -<p>称赞颍考叔百分之百纯金足孝,进而还感动启发了庄公的孝心,功德无量。并引用《诗经》语句来宣扬行孝的好处。一个家族孝子多,就会有福报。所以,这个故事的“微言大义”归结为做人要对父母无条件地尽孝。父母即使犯下了滔天罪行,做子女的也不能不认父母,不能不尽孝。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在面临伦理冲突时,如何巧妙化解的经典案例。但颍考叔真地孝顺母亲吗?也未必可知。从《左传》的记述来看,他说把肉打包回去给母亲吃,只是为了让郑庄公说出他的难处。</p> - -<p>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运行规则是由周礼和儒家伦理主导的。儒家要求子女无条件地服从父母,臣民无条件地服从君王,这就导致父母对子女,君王对臣民、上级对下级绝对不能认错。认错体现的是权力关系,而不是基于事实和对错;只能发生在子女对父母上,臣民对君王上,下级对上级上。如果颠倒过来,那这种上绝对支配下,下绝对服从上的权力关系就会被颠覆。</p> - -<p>由于儒家伦理不是以事实,平等和公正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BUG。郑庄公面临的难题就是儒家的BUG之一。他既是君王又是儿子,以君王身份,他不能认错。以儿子身份,他又不能和母亲断绝关系。或有人问,过去皇帝也下“罪己诏”,也会认错呀!皇帝下“罪己诏”不是向天下臣民认错,而是对上天认错。皇帝是天子,是天的儿子,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下“罪己诏”。“罪己诏”等于还是儿子向父母认错。郑庄公是诸侯,不是天子,要认错的话,只会向周天子认错。</p> - -<p>好在从古至今都不乏颍考叔这样善于揣摩上意的“聪明人”,能顾全君王或上级的面子,为君王或上级下台阶,就能把儒家的BUG糊弄过去。不过,颍考叔给郑庄公下的台阶有些大,一下就下到地道里去了。所有人,包括颍考叔、郑庄公和武姜、还有郑国人和其它诸侯国的人,都知道郑庄公掘地见母是在做戏,但都不以为意,不去较真,反而赞叹有加,大书特书。流毒至今,仍奉为榜样。套用很流行的那句话,“他们在做戏,我们知道他们在做戏,他们也清楚我们知道他们在做戏,但所有人都不在意”。</p> - -<p>鲁迅看得很透,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p> - -<!--END-->江上小堂《左传》开篇记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郑伯克段于鄢”,记述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情节曲折,“微言大义”,蕴含及传递了丰富的价值理念,有许多“弯弯绕”。其中“掘地见母”情节尤其经典,成为成语,郑庄公挖地道与母亲相见,被认为是孝顺父母,得到褒扬。木頭人2024-02-27T12:00:00+08:002024-02-27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blockhead<p>這是一個很平淡的故事,平淡得幾乎沒有任何人發現。</p> - -<!--more--> - -<p>故事的主人翁叫{阿嫻},是一個中年女人,年齡四十有五,居於香港。{阿嫻}是一個不善於交際的人,沉默寡言也保守。</p> - -<p>如果別人不主動和她說話,她就不會主動和別人說話。她懷疑自己有社交障礙之類的疾病。不過,有沒有障礙也好,人生已經過了一大截,她每天依然給阿仔和丈夫做早餐、洗碗碟,然後獨自上班去,面對一群像機械人的同事。</p> - -<p>阿嫻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感到不滿意,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當。</p> - -<p>直到有一天,阿嫻早上醒來,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一個木頭人。她躺在床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她發現了周圍的事情發生了變化。</p> - -<p>首先,她對站在面前的丈夫毫無感覺,在睡房開著電視機的新聞報導毫無感覺,對本地的工業意外有人死亡毫無感覺,世界某處角落裡,仍然在打仗不覺得稀奇,有政客支持打仗不覺得稀奇。</p> - -<p>阿嫻並不是真的變成了一塊木頭,而是她的心靈彷彿像木頭一樣,她的情感消失了,她無法感受喜怒哀樂,但是她能看、能聽、能看到世界的人和事在變幻。</p> - -<p>當她意識到這個變化時,她感到非常驚訝和困惑。她試著郁動自己的手指和腳趾,卻發現無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動作。她的身體僵硬而無生氣,彷彿成了一個無生命的木偶。</p> - -<p>她努力試著重新連繫自己的情感,但一切都是徒勞無功,腦電波似乎不聽用,阿嫻感到很無助。更無奈的是,丈夫一直在旁邊卻無動於中,他只是說:{如果病就不用做早餐了!}。</p> - -<p>一日之計在於晨,做早餐對阿嫻來說很重要的,是她的使命,就在這時,她的身體忽然受控制了。可是,她卻沒有興奮,應該說,她無法興奮,因為她只是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卻感受不到情緒。這時,阿嫻不理一切,馬上起來做早餐,因為阿仔和丈夫快出去了。</p> - -<p>阿嫻走在街頭,香港四處人來人往,她看著這個繁忙的都市,人們都在過著追趕跑跳碰的生活。轉眼時間的幻變,景物的變幻,她卻無法感受其中的情感。她想,也許這是木頭人的狀態。看不清世事變幻,不去想心裏牽掛。從起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個小時,阿嫻完全感受到她是沒有感受!一切置身於世事,內心很麻,一時麻,一時霧,視物清楚卻腦霧。然而,她仍記起要上班。</p> - -<p>在辦公室,她看著人們的繁忙和喧鬧,看到了他們喜怒哀樂的神情,看到了他們的追求和失落。然而,阿嫻卻無法體驗這些情感,她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旁觀者清的人,有一種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他們。</p> - -<p>事實,有什麼好理解呢?這些不是天天也對著的人嗎?阿嫻不明白自己的心情,過去她對他們無動於中,今天卻想了解他們,可是,她根本無法觸動起任何情緒。</p> - -<p>別人都是如此,和阿嫻擦身而過,沒有眼神接觸,因為這個時候無需找她工作,沒有工作聯繫,所以沒有眼神接觸。阿嫻有一種全新的角度的去理解他人。很奇怪,很奇怪,昨日不在乎的身體語言,今天卻非常渴望知道,也許昨日心緒太忙。</p> - -<p>丈夫今天不回家吃飯,阿仔和同學吃飯,從起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五個小時,阿嫻忽然感到害怕,這是今天她第一次感受到的心情,她不僅害怕,還留下了兩行眼淚,她不想以後的日子就這樣過著,也許是眼睛太澀和疲累,阿嫻漸漸地,抱著枕頭睡著了。</p> - -<p>一覺醒來,丈夫站在她的面前,電視機新聞正在報導再有工業意外事件,阿嫻有點難過!</p> - -<p>難過?她難過?阿嫻突然很高興!她大喊一聲:有感覺啊!</p> - -<p>丈夫一頭霧水,阿嫻匆匆起床做早餐,她要做出最豐富的早餐!她有說一種難以形容的心情。時間無多,阿仔趕上學,丈夫趕上班,她也要趕工作,車水馬龍,從來也是香港生活的特色。</p> - -<p>阿嫻準時到辦公室,她心情興奮,表現雀躍,不管同事們是財務員或是庶務員,阿嫻也向他們請早安,見面打招呼,手機打招呼,和丈夫聊,和阿仔聊,和同事聊等,她很高興再一次有感受的心情,她要好好把握有感受的心情。</p> - -<p>阿嫻最想知道就是昨天的她,她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別人眼中有什麼異樣。</p> - -<p>然而,大家的答案都是差不多,她昨天並無什麼異樣,今天卻有不尋常!</p> - -<p>完</p> - -<!--END-->東加豆這是一個很平淡的故事,平淡得幾乎沒有任何人發現。看木頭2024-02-26T12:00:00+08:002024-02-26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columns/look-at-the-wood<p>小手輕撫木頭邊,凹凸紋理似雲烟。</p> - -<p>樹瘤斑駁故事多,引領孩童探險樂。</p> - -<!--more--> - -<p><img src="https://i.imgur.com/fc7NiQ1.png" alt="image01" /></p> - -<p>蘭花指扣木皮細,探尋樹語在心底。</p> - -<p>鑽研木工小匠魂,榫卯相接智慧根。</p> - -<p><img src="https://i.imgur.com/gbTZsPm.png" alt="image02" /></p> - -<p>指點木雕啟蒙路,潛心學習逐夢途。</p> - -<p>木中小洞似星河,童心猶如夢幻梭。</p> - -<p><img src="https://i.imgur.com/PijxQwf.png" alt="image03" /></p> - -<p>寶貝心中藏木舟,勇往直前不畏憂。</p> - -<p>翻轉木頭找新奇,探索世界無盡期。</p> - -<p><img src="https://i.imgur.com/sFHMfeh.png" alt="image04" /></p> - -<p>抱木倚窗賞夕陽,稚嫩心靈遐想翔。</p> - -<p>木馬搖曳憶童年,純真時光最留連。</p> - -<p>完</p> - -<!--END-->東加豆小手輕撫木頭邊,凹凸紋理似雲烟。 樹瘤斑駁故事多,引領孩童探險樂。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END-->陶樂思「見字飲水」是自從2020年開始流行於香港的網絡潮語。出處已無法考證。2020年初,香港反修例運動步入低潮。當時一些民主派政治領袖開始以「見字飲水」勉勵同路人保持身心健康,留有用之身靜待能推動改變的時機。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columns/2024-05-06-on-death-the-fear-of-death-and-emotions.html b/columns/2024-05-06-on-death-the-fear-of-death-and-emotions.html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4f9d8c45 --- /dev/null +++ b/columns/2024-05-06-on-death-the-fear-of-death-and-emotions.html @@ -0,0 +1,241 @@ + + + + + + + + + + 论死亡:死亡恐惧与情绪 · The Republic of Agor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死亡:死亡恐惧与情绪

+
+
+ +
+

+

番茄米线 | 2024.05.06

+
+
+

1、死亡恐惧

+ + + +

为什么所有人都是平等?

+ +

因为任何人都会死。

+ +

因此,不管这个人的能力再强、成就再高,也会有对死亡的恐惧。

+ +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屋大维等名声赫赫的帝王,哪怕已经是九五至尊了,也对死亡有着很深的恐惧、在晚年沉迷于方士炼药等神秘学以求长生。

+ +

哪怕是一些宗教能够让人看起来是超脱了对死亡的恐惧,但其实也不过是把这种恐惧转移了,并不能将之从人性中消除。

+ +

比如基督教,就说人虽然会死,但是灵魂会到天堂,并在天堂中实现永生。

+ +

还有印度教和佛教,说你虽然这辈子会死,但是下辈子可以转生,也相当于永生了。

+ +

这些宗教只是通过这种“永生”的说辞来安慰信徒,是利用了信徒的死亡恐惧,并不能真的让信徒不害怕死。否则,应该告诉信徒:“人死了就是死了,就是烂肉一坨,啥也没。”然后再帮助信徒消除恐惧。

+ +

所以,所有人本质上都怕死。而且,对于死亡的恐惧情绪,是任何一种恐惧中最强烈的;或者换句话说,其他的任何一种恐惧,都是死亡恐惧不同烈度的体现。

+ +

比如,很多人听过恐怖谷效应,就是说一个东西越像人越使人感到亲切;直到它过于像人了,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 +

image01

+ +

这种恐惧来源于对尸体的恐惧。假设在原始社会,你见到一个人类尸体,那大概率说明附近有可以使人致死的东西,要赶紧跑。本质上还是对死亡的恐惧。

+ +

而死亡恐惧则构成了人类所有情绪的根源。

+ +

2、各种衍生恐惧

+ +

由于其他的恐惧都是死亡恐惧的一种,我们将除了死亡恐惧的恐惧统称为衍生恐惧。

+ +

为了更精确,我们需要明确定义恐惧:恐惧指任何一种排斥(包括逃避、敌对等)的情绪。

+ +

比如人会饿,人排斥饥饿的状态(不一定非要特别饿),这也算是一种恐惧。

+ +

那么人为什么会恐惧饥饿?因为饥饿会导致人的营养不足,最终让人的机体无法运转、甚至因为缺乏营养而坏死。所以这本质还是死亡恐惧。

+ +

人为什么不吃难吃的食物?因为难吃的东西往往意味着变质的、有毒的、缺乏营养的,吃这些东西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存,还是死亡恐惧。

+ +

为什么很多人怕黑?因为黑暗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很可能有我们无法发现的危险,还是死亡恐惧。

+ +

学生为什么害怕考不好?因为考不好可能意味着将来没法赚到钱、拥有好的生活条件,也就是威胁到自己的生活,还是死亡恐惧。

+ +

有些人为什么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因为他很可能潜意识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弱小,和别人起冲突时很容易被别人干掉,这还是死亡恐惧。

+ +

为什么人害怕被孤立?在原始社会,人类必须群居才能生存;如果被群体孤立,基本上等于死亡。

+ +

为什么有人有社交恐惧?他们担心自己社交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孤立和排斥。

+ +

为什么人们害怕和恋爱对象分手?为什么人害怕表白被拒绝?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恋爱对象的认可代表了他们生命的价值、代表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被拒绝、被分手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这些增强生存的东西。

+ +

可以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细细推敲下去,就可以发现所有的衍生恐惧本质都是死亡恐惧。

+ +

3、恐惧与欲望

+ +

恐惧与欲望是对立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欲望是恐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 +

比如,人怕死,那么就有活的欲望;

+ +

人害怕失败,就会有成功的欲望;

+ +

人害怕孤独,就会有寻找朋友的欲望;

+ +

人怕黑,就有欲望驱动他们走到有亮光的地方;

+ +

人害怕起冲突,就会选择回避或者讨好对方;

+ +

学生害怕学业失败,就会有考好的欲望;

+ +

人害怕分手,就会有很强的维持关系的欲望……

+ +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更高级的欲望:爱,并不是直接源于恐惧。但是本质上也是一种死亡恐惧,这个我后面会详细说。

+ +

而这些欲望往往就构成了除恐惧外的各种各样的情绪。

+ +

也就是说,人类的所有情绪都可以被归为两类:恐惧与欲望。而欲望又可以被看作是恐惧。

+ +

只不过二者的区别在于,恐惧是为了逃避死亡,而欲望则是为了加强生存(本质还是逃避死亡)。

+ +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情绪就是对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一种应对措施;是大脑用原始的、极快的方式对环境的分析。

+ +

所以,情绪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被人控制住,但这种控制只是一种暂时的压制,并不能直接消灭情绪。

+ +

比如你感觉到饿,你可以吃东西来消除这种感觉,但你不可能直接命令你的大脑停止感受到饿。

+ +

因此,情绪本质上是无法也不应该被控制的,因为它在帮助你生存。

+ +

4、情绪与利益

+ +

既然情绪是对外界环境是否对你的生存有利的评估,那这个评估必然要有一个标准。

+ +

这个标准就是你的利益;换句话说,你的生存需求。

+ +

在这里需要做个声明:本系列所有的“情绪”都指的是广义上的情绪,也就是包括各种各样的感受与潜意识反应,不仅仅指狭义的喜怒哀乐。

+ +

这些情绪都对应的是一种特定的利益。

+ +

比如说饥饿,就意味着人体的营养不足了,那么补充营养就是符合人的利益。

+ +

还有看到一个搞笑视频人就高兴,那么这种情绪变好就是人的利益、缓解人的压力。

+ +

还有如小明被别人骂了,他非常生气,那么这种生气就是要让小明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准备消灭对方,这符合小明的利益。

+ +

而这些情绪会让人做出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来满足这些生存需求。

+ +

还是拿吃饭举例子:死亡恐惧→衍生出饥饿恐惧→吃东西的欲望→饥饿情绪→想到“吃东西”(思维)→吃东西(行为)

+ +

那么还可以反向推导:如果一个人想要吃东西、正在吃东西或者找东西吃,那就说明这个人有饥饿的情绪。

+ +

而且更为美妙的是,正如我在本文开篇所说:任何人都有死亡恐惧,那么也就意味着任何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都遵从这一逻辑。

+ +

那么完全可以由此来推测出每一个人的利益。

+ +

比如小明考试没考好,就心情特别差特别崩溃,那么就说明他认为考试成绩与他的生存利益挂钩,即没考好威胁到他的生存了。

+ +

进一步我们就可以继续想,考试成绩明明不会威胁到他的生命,那他为什么会认为这有威胁?

+ +

可能是因为他没考好会被家长骂;可能是他内心很自卑、只有成绩能带给他生存价值、证明他的生存能力。

+ +

那么,如果我想要帮助小明或者利用小明,只需要从这一点入手,给他想要的——符合他利益的——就可以了。

+ +

比如,我们想要帮助他不再被考试影响心情,那么就可以让他和家长对骂,让他家长感受他的痛苦;或者帮他培养其他的兴趣和能力,从别的方面证明他自己。

+ +

或者,让他脱离这种长期作为一个客体、被别人肆意评价的环境。

+ +

再举个例子。比如之前韩国总统尹锡悦搞医疗系统改革、让医学院扩招,那么很多在职医生非常愤怒、上街游行。

+ +

这些医生的愤怒背后是对自己生存能力下降的恐惧,因为增加的医学生在将来进入医疗行业后会分走他们的蛋糕。

+ +

看到这里的读者,如果看过我之前写的《论道德》系列,可能已经发现了,我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对《论道德·上》中提到的性恶论第一定律的解释。

+ +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例子是经过简化的模型。现实中,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往往拥有多重情绪,并且人们会出于各种因素隐藏自己的情绪。

+ +

但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一定只有一个情绪是最强烈的,相对应的也就是他最关心的利益诉求。

+ +

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多国民党投降过来的士兵,解放军就派政委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 +

一开始政委就是骂蒋介石,说蒋介石卖国。结果很多士兵说,他们对蒋介石印象还挺好的,因为蒋介石给他们发军饷,没什么剧烈情绪。

+ +

但是后来政委们转变方向,开始说那些军官虐待基层士兵,这些士兵一下子就破防了,据说好几个在诉苦的时候还哭晕过去了。

+ +

这就证明了,虽然蒋介石卖国确实和他们有利益联系,但是关于被军官虐待这件事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利益诉求。

+ +

而这,就可以指明我们平常的交流与工作的方法论。

+ + + +
+ +
+ +
+ + + + + +

+ Made with by Agora + +

+ + + + diff --git a/columns/2024-05-09-reconciliation-over-the-campfire.html b/columns/2024-05-09-reconciliation-over-the-campfire.html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e8af6f86 --- /dev/null +++ b/columns/2024-05-09-reconciliation-over-the-campfire.html @@ -0,0 +1,149 @@ + + + + + + + + + + 營火上的和解 · The Republic of Agor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營火上的和解

+
+
+ +
+

+

東加豆 | 2024.05.09

+
+
+

深夜時分,樹林裡四處無人,很安靜,滿天星星,星星和我把四周圍照得光光亮亮。我,是一堆營火,不知道時間的,每當我有意識的時候都是很突然。不過,我能夠感覺到人們的心情,以及他們的肢體語言。

+ + + +

就好像這一晚,兩個人影走進了我的光裡。他們的聲音充滿了針鋒相對,眼裡有怨恨和悲傷,你來我往的言語好像是一場鬥爭,無法停下來的交戰。

+ +

我聽不懂他們具體在爭論什麼,但兩個人好像心都碎了。我不知道那兩個人叫什麼名字,因為他們一直在說{你、你、你!妳、妳、妳!}

+ +

{能不能不再怨恨?}男人的聲音有點震抖。

+ +

{你我都受傷了!為什麼你我都受傷!?}女人眼泛淚光的說。

+ +

我似乎聽到他們在呼喊,卻又被彼此的怒氣所淹沒。

+ +

夜風吹過,帶走了他們言語中的碎片,卻留下了更深的沉默。他們望向我,火焰在他們的眼中浮游跳動,仿佛內心的起伏也跟著走。

+ +

突然間,其中一人站起身來,走到我的一側,他伸出雙手,將我身邊的一堆木柴小心翼翼地堆放好,然後燃點了新的火光。我不確定是誰,因為他們穿的上衣是一樣的。褲子也是一樣的,球鞋也是一樣的。總之,他們的裝束都是一模一樣的。

+ +

然後,另一人也跟著站起來,走到我另一側幫手堆木柴。

+ +

兩人的目光又在我的營火光中相遇。

+ +

“能否不再責問?”男的聲音說。

+ +

“能否一試由我的主張? 就這一次!”女的聲音跟著說。

+ +

他們的肢體語言很不同,說話的聲頻也很有分別,但我能感覺到他們手裡的溫度是一樣的,可是他們都不知道。

+ +

火光越來越小,加上涼風輕吹,應該一切都平息了。可是他們又開始用手勢表達著什麼,聲頻高而無法受控。我的火光照在他們臉上,我感受到他們感受不到奇妙的事情。我試著用最原始的方式建立溝通的橋梁,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再一次的建立。當他們向我伸手取暖的時候,我借著微風把火焰擴大,讓他們得到溫暖的同時,也感受到對方的溫度。

+ +

我這一輕輕的舉動,竟然有無限大的效果。我的火光照在他們臉上,照亮了他們心中的夢和初衷,愛的寒冷似乎不再讓他們逃跑,原來熱情一直都存在著。

+ +

我,是一堆營火,就讓我把你們重新點燃,讓它再燒一次吧!

+ +

在火光的仔細下,我欣賞著愛的燃燒。不不不,還是不要那麼抽象。我看著他們把怨恨燒光了,只留下了理解和寬容。

+ +

{營火,營火,還在照亮}他們輕聲說。

+ +

{能不能照出你我夢想?}他們的目光又相遇了。

+ +

這句話就是他們的理由。

+ +

就是這句話他們有理由走在一起。

+ +

就是這句話十年前他們相識了。

+ +

他們要把我擠熄了。

+ +

這是當然的事,因為我很容易失控,營火不能一直在燃燒,不然,會引起山火,會燒光草原,會很危險。

+ +

但是那一刻我明白了,似乎我又做對了事。我不只是一堆營火,我見證過人們的愛情、親情、友情的故事,指引了他們和解的路。

+ +

如果我這一堆營火,不僅燃燒著,也照亮了人們的心裡的路,那就很有意義了。

+ +

+ + + +
+ +
+ +
+ + + + + +

+ Made with by Agora + +

+ + + + diff --git a/columns/2024-05-10-the-discourse-on-voluntary-servitude.html b/columns/2024-05-10-the-discourse-on-voluntary-servitude.html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d862d481 --- /dev/null +++ b/columns/2024-05-10-the-discourse-on-voluntary-servitude.html @@ -0,0 +1,145 @@ + + + + + + + + + + 《自愿奴役论》 · The Republic of Agor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愿奴役论》

+
+
+ +
+

法国是17世纪及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涌现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相信理性和知识可以解决人类存在的问题和推动人类进步。其中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和狄德罗比较为中国人所熟知。

+

江上小堂 | 2024.05.10

+
+
+

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法国就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愿奴役论》深刻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法国思想家蒙田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大家。

+ + + +

蒙田在《随笔集·论友谊》中写道:“我特别要感谢《自愿奴役论》,多亏了它,我和拉波埃西才有了第一次接触,从此也就开始了我和拉波埃西的友谊。肯定地说,这样的友谊实属罕见,在人之间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古人对知己的难得和珍视也有同样的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就曾用此言赠送给瞿秋白。

+ +

不幸的是,拉波埃西英年早逝,他生于1530年,逝于1563年,年仅32岁就去世了。他的一生,绚丽激越,如燃烧的流星划过天空。《自愿奴役论》是拉波埃西在二十多岁上大学时写下的,死后才由蒙田于1576年付印公开发表。《自愿奴役论》思想深刻、文采洋溢,开创了以人的理性来分析现实政治的方法,奠定了法国政治哲学的基础;具有抽象性和超越时空的普适性,到今天仍未过时。然而因他留下的著述不多,他的思想虽影响深远,却并不广泛,就没有法国这些思想大家有名气。

+ +

在《自愿奴役论》中,拉波埃西提出了一个被时人忽略的问题,为什么为数众多的大众会被一个暴君所奴役?他写道,

+ +

“现在,我只想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城镇,那么多民族竟能够忍受一个独夫暴君的为所欲为?”(《自愿奴役论》:潘培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下同)。他写到:

+ +
+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然而这居然如此平常,实在应该为此感到悲哀,而不是惊讶。亿万民众,戴着枷锁,奴隶般地屈从,他们这样做并非迫于某种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被一个人的名字而着魔,或者可以说他们由此魔法镇住了。然而他们本不应该恐惧此人,因为他不过是一人而已;当然他们也不必热爱此人,因为他以非人和野蛮的方式对待众人。

+
+ +

拉波埃西认为人们之所以受奴役,并不一定是因强大势力的压迫,而是他们自愿受奴役,或者说大部分民众自己默许了受奴役的状况。拉波埃西认为习惯是人们自愿为奴的首要原因:

+ +
+

人们自愿为奴的第一大原因,就是他们生来就是奴隶。可以说,在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确是出于不得已,被迫屈从,但以后就慢慢习惯了;至于后来出生的人,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自由,甚至也不知道自由是怎么回事,他们毫无遗憾地服从,自觉自愿地服从,而他们的父辈则是出于被迫才服从。

+
+ +

因而,拉波埃西认为,暴政必然建立在民众的普遍接受之上。但同时,拉波埃西也指出,暴君会诱惑民众来换取民众的服从。

+ +
+

戏剧、游戏、滑稽剧、表演、角斗士、珍奇动物、奖章、名次榜,以及诸如此类的毒品,这些都是奴役古代人民的诱饵,是夺取他们自由的补偿,也是暴政的工具。暴君统治的秘密和动力在于,那些野心勃勃的、又贪得无厌的人,他们就会聚集在暴君周围,支持暴君,希望从中分得了一杯羹;而如果在大暴君统治下,他们则希望成为小暴君。这样,暴君控制六人,六人手下又有六百人,六百人手下又有六千人支持。最后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从暴政中获得利益的人,他们的人数几乎相当于崇尚自由者的人数。

+
+ +

对于如何反抗暴政,拉波埃西有惊人的洞见。他并不主张打倒暴君,而主张不服从。

+ +
+

为此,你们要下定决心,不再屈从,那么你们就自由了。我并不要求你们和他发生冲撞,也不要你们去动摇他,而仅仅是不再支持他。于是你们会看到,他就会像一个被抽去基石的巨人,因自身重量而轰然倒塌,粉身碎骨。

+
+ +

拉波埃西的这种思想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能找到踪迹。在《尤利乌斯·恺撒之死》中,莎士比亚借贵族卡西乌斯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 +
+

嘿,老兄,他像一个巨人似的跨越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渺小的凡人一个个在他粗大的两腿下行走,四处张望着,替自己寻找不光荣的坟墓。人们有时可以支配他们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鲁托斯,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
+ +
+

可耻的时代!罗马啊,你的高贵的血统已经中断了!自从洪水以后,什么时代你不曾产生比一个更多的著名人物?直到现在为止,什么时候人们谈起罗马,能够说,她的广大的城墙之内,只是一个人的世界?要是罗马给一个人独占了去,那么它真的变成无人之境了。啊!你我都曾听见我们的父老说过,从前罗马有一个勃鲁托斯,不愿让他的国家被一个君主所统治,正像他不愿让它被永劫的恶魔统治一样。

+
+ +
+

那么为什么要让凯撒做一个暴君呢?可怜的人!我知道他只是因为看见罗马人都是绵羊,所以才做一头狼;罗马人倘不是一群鹿,他就不会成为一头狮子。谁要是急于生起一场旺火来,必须先用柔弱的草秆点燃;罗马是一些什么不中用的糠屑草料,要去点亮像凯撒这样一个卑劣庸碌的人物!

+
+ +

莎士比亚同样意识到正是民众自愿为奴才成就了暴君。莎士比亚在拉波埃西去世后的第二年,1564年出生。也许拉波埃西的思想传到了英国,影响了莎士比亚。

+ +

如果拉波埃西和莎士比亚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那他一定会更为惊叹和悲哀!自愿(被)奴役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儒家思想就是鼓吹自觉自愿接受奴役的理论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 + +
+ +
+ +
+ + + + + +

+ Made with by Agora + +

+ + + + diff --git a/feed.xml b/feed.xml index 7066028b..3a350491 100644 --- a/feed.xml +++ b/feed.xml @@ -1 +1 @@ -Jekyll2024-08-05T15:15:04+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feed.xmlThe Republic of Agora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Jekyll2024-08-08T14:03:3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feed.xmlThe Republic of Agora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heros.xml b/heros.xml index 40d58276..9f4ea010 100644 --- a/heros.xml +++ b/heros.xml @@ -1,4 +1,4 @@ -Jekyll2024-08-05T15:15:04+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eros.xmlThe Republic of Agora | Heros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性2024-04-29T12:00:00+08:002024-04-29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eros/Byron-a1_c-the-dilemma-and-possibility-of-chinese-liberalist<p>中国自由主义正陷入困境。实际上,它鲜有不陷入困境的时候,只是在世纪之交前后各十年,有一些新左派人士误以为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秩序,并大加批判。然而这个表象,在2012年后轻而易举就被权力的手指戳破。</p> +Jekyll2024-08-08T14:03:3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eros.xmlThe Republic of Agora | Heros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性2024-04-29T12:00:00+08:002024-04-29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eros/Byron-a1_c-the-dilemma-and-possibility-of-chinese-liberalist<p>中国自由主义正陷入困境。实际上,它鲜有不陷入困境的时候,只是在世纪之交前后各十年,有一些新左派人士误以为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秩序,并大加批判。然而这个表象,在2012年后轻而易举就被权力的手指戳破。</p> <!--more--> diff --git a/hkers.xml b/hkers.xml index a5a93ac1..c273d1e4 100644 --- a/hkers.xml +++ b/hkers.xml @@ -1,4 +1,4 @@ -Jekyll2024-08-05T15:15:04+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kers.xmlThe Republic of Agora | Hkers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A Pre-Storm Gathering?2024-07-12T12:00:00+08:002024-07-12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kers/a-pre-storm-gathering<p><em>Political challenges among NATO members, the spectre of a second Trump presidency, and a bleaker military situation in Ukraine – compared to the expectations at the 2023 Vilnius Summit for the Ukrainian counteroffensive – made Washington feel like a “pre-storm summit”.</em></p> +Jekyll2024-08-08T14:03:3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kers.xmlThe Republic of Agora | HkersUNITE THE PUBLIC ♢ VOL.43 © MMXXIVA Pre-Storm Gathering?2024-07-12T12:00:00+08:002024-07-12T12:00:00+08:00https://agorahub.github.io/pen0/hkers/a-pre-storm-gathering<p><em>Political challenges among NATO members, the spectre of a second Trump presidency, and a bleaker military situation in Ukraine – compared to the expectations at the 2023 Vilnius Summit for the Ukrainian counteroffensive – made Washington feel like a “pre-storm summit”.</em></p> <excerpt /> diff --git a/index.html b/index.html index ea414fc1..e31b2fcc 100644 --- a/index.html +++ b/index.html @@ -126,6 +126,54 @@
< +
+
+

《自愿奴役论》

+ + +
江上小堂 | 2024.05.10
+

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法国就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愿奴役论》深刻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法国思想家蒙田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大家。

+ + +
< Full Article >
+
+ +
+ + + +
+
+

營火上的和解

+ + +
東加豆 | 2024.05.09
+

深夜時分,樹林裡四處無人,很安靜,滿天星星,星星和我把四周圍照得光光亮亮。我,是一堆營火,不知道時間的,每當我有意識的時候都是很突然。不過,我能夠感覺到人們的心情,以及他們的肢體語言。

+ + +
< Full Article >
+
+ +
+ + + +
+ + +
+ + +

我的澳門十大歷史事件

@@ -240,51 +288,9 @@
< -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 -
江上小堂 | 2024.04.28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传递了一种价值理念,对中国人的认知和行为有实质的影响。传说中,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大禹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因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让帝位。他则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将传贤的禅让制改为传子的家天下。

- - -
< Full Article >
-
- -
- - - -
-
-

什么是对立统一

- - -
番茄米线 | 2024.04.27
-

我喜欢种花。我家里有很多植物。但是几个月前,我的一株兰花死了,因为我忘记给它浇水了。但是我怎么知道它已经死了呢?我意识到有很多迹象表明它:它的叶子变得干枯和黄色,我可以看出它已经不再活着了。

- - -
< Full Article >
-
- -
- -
-
-

發光發熱的士高

- -
東加豆 | 2024.04.26
-

在現實世界裡,人總覺得很沉悶,所以他們會尋找各種方法來填塞滿自己,比如是娛樂,或者似是而非充實的生活。

- - -
< Full Articl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