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7 lines (48 loc) · 8.05 KB

64信息操纵.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7 lines (48 loc) · 8.05 KB

姓名:向晏紫 学号:202218093022

信息操纵的影响

一、信息操纵的定义

这个词语让chatgpt解释,它的定义是:

“信息操纵是指有意地控制或歪曲信息,以影响他人或公众的认知、态度或行为。这种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包括选择性地发布信息、隐藏关键信息、夸大事实、故意传播误导性或虚假的信息,甚至使用心理技巧来操控观众的情绪或反应。”

由于这个词语比较新,在维基百科上没有查到相关词条,但是找到了一个含义相近的词条,可以用作参考:

媒体操纵(英语:Media manipulation)指的是作为特定政党党羽所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媒体利用一系列的操弄技巧,持续灌输观众某个由党羽宣传部门编造出的印象争议意识形态,让观众无意识的接受、实践及复制它[1] ,以迎合党羽所属政党的利益[2]并且增加特定政党统治国家的正当性[1]。 这类侍从媒体的手法包含但不限于:操弄逻辑谬误心理操纵、选择性报道、刻意欺瞒、偷换概念,言语煽动政治丑化,且它们的高层通常会私底下对自家所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媒体自我审查[3]以排除其他方的观点,达成过滤社会大众视听或转移社会大众注意力以及转移社会矛盾的目的。

在论文中的解释是:

信息操纵(information manipulation)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信息同时产生,信息是人类思维形成、认识事物和作出决策的素材以及依据,是减少不确定性的要素。根据《汉语大辞典》,所谓“操纵”,意指收与放,可引申为控制或掌控,而在英文释义中操纵是使用特定技巧实现控制的行为,因此信息操纵即为利用特定方法巧妙掌控信息获取和传播的行为。如能有效开展信息操纵,可保证信息受体的信息获取内容,进而掌握信息受体的理念塑造或行为模式,因此信息操纵的概念与人类社会诸方面密切融合,成为具有辐射性的理论。

二、信息操纵的主要特征

虽然当前对操作的定义虽然尚有分歧,但均认同操纵是具有故意性、获利性、规避主题性的行为,并且其影响机制具有隐藏性。

	信息操纵理论的核心假设提出,欺骗性信息来源于对谈话规则的隐蔽性破坏,具体表现为对四种维度的破坏:
	数量维度,控制被披露信息的数量;
	方式维度,把持信息被呈现的方式;
	质量维度,提供虚假信息;
	关系维度,操纵信息的相关度。

1. 信息的选择性呈现

操纵者只展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忽略或隐藏不利的部分,从而影响他人的判断。例如,政府在发布报告时,只展示经济增长的部分,而掩盖社会问题。

2. 歪曲事实或误导

通过篡改、夸大或缩小事实,甚至直接传播虚假信息,使接收者无法获得准确的全貌。新闻中的假新闻和误导性广告是常见的例子。

3. 情感操纵

操纵者有时会通过触发受众的情感来影响其判断和行动。例如,广告通过煽动恐惧、焦虑或爱心来促进消费或支持某种观念。

4.控制信息流

通过限制信息的传播或引导受众只接触特定的信息源,达到影响认知的目的。这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中经常见到,用户会被推送与其已有观点相似的内容,形成信息茧房。

三、信息操纵的目的以及常见使用场景

信息操纵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控制信息流动或改变信息解读,影响受众的决策或行动。其背后通常有明确的利益动机,如获取权力、经济利益或改变公众舆论等,因此其常常在政治宣传商业广告市场营销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信息获取等场景下使用。

四、信息操纵常见的影响

信息操纵的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方向,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方向 细化类别 具体影响
正面影响 社会治理与稳定 在紧急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信息操纵(如控制或延迟发布敏感信息),避免社会恐慌和混乱,维护秩序。
商业策略与营销 企业通过操纵广告信息,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帮助公司提升销售额并增强品牌知名度。
推动特定议程 在某些社会议题上,操纵信息可以帮助某些社会团体或个人引导公众舆论,促进政策的变革。例如,环保组织通过强调气候危机的严重性来推动政府采取行动。
战争和国防 在战争时期,国家可以通过信息操纵误导敌方,达到战略上的优势,如虚假情报和迷惑战术。
负面影响 公众认知误导 由于信息操纵,公众可能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或形成偏见,长远影响社会的知情权。
民主政治削弱 在政治领域,信息操纵会削弱民主进程,导致公众信任下降、选举结果不公平,以及民众被误导而支持不合理的政策或政党。
消费者权益受损 通过虚假广告和产品信息,消费者可能购买到质量低劣或不符合预期的商品,导致财务损失和消费信心下降。
社会分裂与极化 长期的信息操纵(如通过社交媒体过滤泡泡)会使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隔离,形成两极分化,增加社会矛盾和对立情绪。
信任危机 当信息操纵被揭露时,公众对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的信任会受到严重损害,导致长期的信任危机和治理困难。
道德与伦理问题 信息操纵往往涉及道德和伦理问题,如歪曲事实、欺骗公众,导致社会价值观的偏离,并可能引发伦理争议和法律问题。

五、总结

依据以上信息,信息操纵即使用者控制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掌握传播方面的权力,以达成某种目的。

六、参考文献

1、韩娜,邹初妤.国家安全视域下信息操纵的数字运行逻辑及风险应对[J].公安学研究,2023,6(04):1-20+123. 2、韩锡鹏.信息操纵理论对新闻真实性的意义[J].青年记者,2017,(35):4-5.DOI:10.15997/j.cnki.qnjz.2017.35.002. 3、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AA%92%E9%AB%94%E6%93%8D%E7%B8%B1 4、李桂华,闵芝菲.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J/OL].图书情报知识,1-11[2024-09-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085.G2.20240604.162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