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0x24 Add _columns posts, Jan.02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theagora committed Jan 2, 2024
1 parent 05d12e1 commit 95ef137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4 changed files with 372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81 @@
---
layout: post
title : "人工智能时代里的个人主体性"
author: "李BOBO"
date : 2023-11-11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uNkWhQR.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主体性,是一个人对自己有系统性的认知: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知道自己通向哪里,未来会长成什么...

<!--more-->

前几天看了OpenAI的发布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GPT里生长出了GPTs,进一步地降低了人类进行创造的技术门槛。

通常,当我们要去实现一个事情的时候,得先要有一个想法,然后再把这个想法通过技术手段去落地实现。如果你个人不具备这样的技术,那么就需要把想法变成可以精准传递的信息,以文字或者视听的方式传递给技术人员,委托他进行想法的实现。

GPTs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进一步降低了人类进行创造的技术门槛,让创造者只要有想法,并且能清楚表达就可以了,虽然目前还只是链接了OpenAI自己的技术池子,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一个【技术互联的网络】,可以让每个人的想法更精准地和落地技术做匹配。

这是一种万物生长的感觉。

我们不只是可以在网络上创作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而是我们开始可以在网络上非常轻易地创造产品/解决方案。

![image01](https://i.imgur.com/u3zKX2V.png)

国外的这种生命力对比我在国内的感受,有点像雨林和沙漠。

之前沙漠有沙漠的生态,雨林有雨林的生态,去过雨林的人回到沙漠会感到不适,要做沙漠的生态恢复也只能是吭哧吭哧地一个点一个点地来恢复。

但是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我的感受就像是沙漠里开始下起连绵不断的大雨,更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对于种子而言,这是一个好的事情,但是对于想要维持沙漠化的人而言,可能会是越来越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给那些最富想象力,创造力的人降低了技术门槛,未来自然也会有更多想象会落地实现。

换个角度,世界对于“创造力”的需求权重,又进一步加重了。

![image02](https://i.imgur.com/PhSC6FU.png)

虽然世界往更丰富的那个方向又更进了一步,但是它对于个人的意义确是循序渐进的。

之前经常有听到一种声音,说是不想待在单位里面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沙漠确实会有些无聊。

但是与沙漠生活相对应的雨林生活,虽然更丰富,其实也更复杂。

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那么雨林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物种,更多的体验,更多的资源...但是如果你要在雨林里生活,可能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你拥有适应雨林生活的更强的自主性。

在沙漠里生活久了的人,一下子进入雨林的环境想要生活的话,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整个世界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去发展,对个人而言,世界的丰富随之而来,但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眼花缭乱的变化让人陷入迷失迷茫,陷入绚丽的旋涡无法自拔。

所以,要在雨林生活,每个人首先需要准备好一个心里的种子,通过它来链接和世界的关系,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image03](https://i.imgur.com/Ppj1p41.png)

对于上述“种子”的解释有很多,用浅表的话叫做“想法”,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用更学术的角度去解释,叫做【主体性】。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主体性】之后,他就会生成自己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因此,外部眼花缭乱的信息在他的眼里就有了秩序,可以被编织成有序的成果。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主体性】之后,外部环境的丰富对于他而言就是取之不竭的养分,而不是撕扯注意力的不相关的干扰。

当一个人有自己的【主体性】之后,他才能够生成自己的节奏,安定地往前走。

但是,这个【主体性】的形成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回顾过往,可能热闹追了很多,

但是....

回顾自己的时候...

你知道自己是谁了吗?

...

以上。

<!--END-->
43 changes: 43 additions & 0 deletions _collections/_columns/2023-11-14-is-the-schrodingers-cat-dead.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43 @@
---
layout: post
title : "薛定諤的貓死了沒?"
author: "江世威"
date : 2023-11-14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orFZ21P.jp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一個關於悖論與觀察的系統論觀點"
---

### 那隻生死不明的貓依然生死不明

<!--more-->

薛定諤貓(Schrödinger’s cat)原先是為了回應量子力學的假定而被設計的思想實驗,即觀察是如何使量子的疊加態蹋縮成明確態?也就是箱子裡那隻要死不活的貓是怎麼在打開箱子的一瞬間變成是生或死的其中一種狀態?在哥本哈根解釋裡(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發生在微觀系統的觀察(測量)會使得兩個相悖的狀態傾向於其中一者,而薛定諤的問題是,觀察如何造成這一現象?關於這一點哥本哈根解釋並沒有提出充分的說明。

本文的重點不是要從薛定諤的實驗去談論物理學的問題,而是藉由他的提問重新審視「觀察」和「悖論」的現象。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古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提出的系統論對此提供了另一種有趣的解法,觀察沒有造成蹋縮,或者更準確的說,觀察並沒有「直接」的決定貓的生死。觀察者的觀察只能影響到觀察的結果而不是箱子裡的貓,但一旦觀察改變,箱子裡的環境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箱子內外是兩個封閉的系統,在兩者之間不會發生「輸入—輸出」的過程,沒有任何事物會在內外往返,箱子外的觀察無法觸及或跨越到箱子內部,反之亦然。但當箱子被打開,內外的界線發生了變動,箱子內部和外部的系統都會從自身感知到變化進而自我改變。也就是說只有對箱子外的觀察者而言,箱子裡的貓才是從即生又死的狀態過度到了生或死其中一種結果,但對於箱子內的觀察者來說情況就不是如此。

開箱前觀察到的悖論不等於箱子裡的真實情況;開箱後觀察的結果也不是發生在箱子裡的客觀事實。假設開箱後貓咪活著,但原子核可能發生衰變也可能沒有,因為監控器有可能故障而沒有偵測到衰變的發生;如果開箱後貓咪死亡,同樣的原子核也可能衰變或不衰變,系著錘子的支撐杆可能鬆懈致使錘子擊碎裝有毒物的燒瓶。不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疊加態並沒有隨著箱子的掀開而被確定下來。悖論沒有被消除而是變成了「潛在」,這一點與多世界解釋(the 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相似。

此外,在箱子打開「之前」與「之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察,它們之間不存在連續性。因此客觀坍縮理論(objective collapse theory)主張的,箱子裡的貓在箱子打開以前就已經是生或死的其中一種狀態,這一說法在系統論看來不能成立。箱子內部的狀態取決於與當下的觀察之間的關係,只有在箱子打開以前的觀察看來箱子內部才是不確定的;同樣的也只有對箱子打開以後的觀察而言箱子內部才會是確定的狀態。因此我們可以說在「之前」與「之後」是兩只不同的貓咪。


### 觀察的悖論

悖論是「觀察/被觀察」這組區別產生的現象,或者可以說它就是這組區別本身。觀察與被觀察的對象不能個別看待,而是應該像量子糾纏一樣視為是一組並存的差異。在薛定諤的實驗裡,貓咪之所以即生又死,是因為箱子的內外界線所形成的不確定性;箱子的遮蔽讓內部的環境變得不可視,為此貓咪才會被觀察者看成是矛盾的存在。但是在箱子打開之後遮蔽就消失了嗎?不然,正如本文開頭所述,開箱後模糊性沒有消失各種可能的狀態依然並存著,箱子揭開後還有另一層「遮蔽」。

每一種觀察都有它的「盲點」,為此觀察才得以可能。是遮蔽讓觀察發生,因為箱子製造的不可視的邊界,才讓觀察者把貓咪看成是要死不活的狀態。盲點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觀察與被觀察的對象之間存在著無法趨近的鴻溝,總是有無法被觀察到的部分、總是有含糊不清的狀態促使觀察進一步的確認。

觀察必定有其可視範圍,這也意味著同時有不可視的區域指明觀察的視野所及之處。觀察藉由「可見/不可見」的差異標示出自身。箱子是觀察的目光所及的視野,而觀察者只能看見箱子而無法看到箱子內部,因此觀察的盲點就潛藏在觀察自身之中。觀察者無法看見被他的觀察所排除的其他可能性,然而唯有如此他才能觀看。觀察者所看見的不是客觀的真實,因為總是有被他的觀察遮蔽起來的部分,觀察只能看見可見和不可見的部分之間的差異;觀察者不知道箱子裡的貓咪是生是死,他知道的只有無法看見的箱子「內部」以及他所能看見的箱子「外部」,所以那隻要死不活的貓咪,只是對於內外邊界的描述,而不存在於箱子之內。

因此觀察與被觀察者之間無法跨越的差異以一種悖論的方式運作。即生又死的貓咪是觀察者觀察的結果,但它被歸屬在箱子之內;同樣的開箱後看見的活著(或死去)的貓難道不也只是觀察的結果嗎?然而它作為一項事實又被歸給箱子裡的環境。一個事物因此弔詭的即屬於內部又來自於外在,即是客觀又主觀。所以悖論是觀察賴以產生的差異,它是無可避免的必要條件。


### 溝通——「封閉/開放」的系統

當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揮手,我們可能會認為他在向另一人打招呼,似乎在兩者之間有信息從一方傳遞到了另一方。但事實上我們只看見有人揮動手臂,而揮手的人所抱持的動機我們不得而知,而且也只有當我們把揮動手臂這一動作解讀成打招呼時信息才發生,在這之間沒有任何事物在流通。同樣的當我們在與他人交談時,我們只是在「自言自語」,我們無法同理也無法將我們的心意傳達出去,我們僅僅是觀察著外部發生的事件並對自己的觀察結果提出說明。

系統論的觀點認為,溝通不是信息的傳遞,相反地是不可傳遞、不可理解;溝通是封閉的系統之間的互相干擾,以及各自在自身的內部對干擾形成解釋。系統論以「系統/環境」這組區別來解釋溝通。系統與環境之間的差異區別了系統的「內/外」,就好比箱子的遮蔽一樣,它界定了內外的狀態、可觀察與不可觀察的範圍。對系統而言環境是它無法掌握的複雜性,同樣的對環境中的其它系統而言前者也是它們的環境(複雜性)。當任意一方發生變動都會引起界線的改變,從而另一方也會相應的產生變化,但它們都無法知道對方是如何變化的。因此系統是即封閉又開放的狀態,系統只能影響自身,然而他作為其它系統的不確定性,影響著其它系統的自我生產。

物理學主張悖論只存在於微觀系統而不涉及現實生活的宏觀層面,但在系統論看來社會生活的溝通都充滿著不確定性,都以悖論來維繫著社會的運作。

<!--END-->
Loading

1 comment on commit 95ef137

@theagora
Copy link
Contributor Author

Choose a reason for hiding this comment

The reason will be displayed to describe this comment to others. Learn more.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