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910820618/7-days-golang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10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7天掌握go语言助你拿高薪

语言介绍

语言的起源

Go(又称Golang)是Google开发的一种静态强类型、编译型、并发型,并具有垃圾回收功能的编程语言。

罗伯特·格瑞史莫,罗勃·派克(Rob Pike)及肯·汤普逊于2007年9月开始设计Go,稍后Ian Lance Taylor、Russ Cox加入项目。Go是基于Inferno操作系统所开发的。Go于2009年11月正式宣布推出,成为开放源代码项目,支持Linux、macOS、Windows等操作系统。在2016年,Go被软件评价公司TIOBE 选为“TIOBE 2016 年最佳语言”。

Go的语法接近C语言,但对于变量的声明有所不同。Go支持垃圾回收功能。Go的并行计算模型是以东尼·霍尔的通信顺序进程(CSP)为基础,采取类似模型的其他语言包括Occam和Limbo,Go也具有这个模型的特征,比如通道传输。通过goroutine和通道等并行构造可以建造线程池和管道等[8]。在1.8版本中开放插件(Plugin)的支持,这意味着现在能从Go中动态加载部分函数。

与C++相比,Go并不包括如枚举、异常处理、继承、泛型、断言、虚函数等功能,但增加了 切片(Slice) 型、并发、管道、垃圾回收功能、接口等特性的语言级支持。Go 2.0版本将支持泛型,对于断言的存在,则持负面态度,同时也为自己不提供类型继承来辩护。

不同于Java,Go原生提供了关联数组(也称为哈希表(Hashes)或字典(Dictionaries)),就像字符串类型一样。

语言的特性

Go有定义如下的撰写风格

  • 每行程序结束后不需要撰写分号(;)。
  • 大括号({)不能够换行放置。
  • if判断式和for循环不需要以小括号包覆起来。
  • 使用 tab 做排版
  • 除了第二点外(换行会产生编译错误),在不符合上述规定时,仍旧可以编译,但使用了内置gofmt工具后,会自动整理代码,使之符合规定的撰写风格。

Hello World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语言基础

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普及一个观念就是,编程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就是在计算,否则为什么我们的电脑又叫做计算机的原因。那它到底又是在计算什么呢?这也就是接下来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常量与变量

在声明完之后可以被改变的量,我们称之为常量;不能被改变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常量:

const str1 string = "hello world"

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吧,我们生命了一个名为str1的string类型的常量,并非它赋值为"hello world",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常量声明完之后就必须要附上初始值,否则在编译的时候程序就会出错。

常量的关键字是const,只要加上这个关键字,str1就为常量了。

变量

var str2 string = "hello world"

str2 := "hello world"

var str2 string
str2 = "hello world"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用三种形式声明了变量,并赋上了值。

变量有三种声明方式:

  1. 第一种与声明常量时一样,显示声明了变量的数据类型为string,然后赋值上"hello world";
  2. 第二种使用**:=**的方式声明变量,通过这种方法golang的编译器可以自动推断出变量的数据类型;
  3. 第三种其实是第一种方式的分步法,写上这种方式是为了突出变量和常量的区别,常量声明完之后就必须要附上初始值

在例子中由于篇幅有限,我只使用了string类型声明常量,读者可以自己做实验,来试验一下变得数据类型。

整型与浮点型

Go 语言中,整型可以分为int和uint两种类型。

int 和 uint 的区别就在于一个 u,有 u 说明是无符号,没有 u 代表有符号。

解释这个符号的区别 以 int8 和 uint8 举例,8 代表 8个bit,能表示的数值个数有 2^8 = 256。 uint8 是无符号,能表示的都是正数,0-255,刚好256个数。 int8 是有符号,既可以正数,也可以负数,那怎么办?对半分呗,-128-127,也刚好 256个数。 int8 int16 int32 int64 这几个类型的最后都有一个数值,这表明了它们能表示的数值个数是固定的。 而 int 没有并没有指定它的位数,说明它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那根据什么变化呢?

当你在32位的系统下,int 和 uint 都占用 4个字节,也就是32位。 若你在64位的系统下,int 和 uint 都占用 8个字节,也就是64位。

出于这个原因,在某些场景下,你应当避免使用 int 和 uint ,而使用更加精确的 int32 和 int64,比如在二进制传输、读写文件的结构描述(为了保持文件的结构不会受到不同编译目标平台字节长度的影响) 不同进制的表示方法 出于习惯,在初始化数据类型为整型的变量时,我们会使用10进制的表示法,因为它最直观,比如这样,表示整数10.

var num int = 10

不过,你要清楚,你一样可以使用其他进制来表示一个整数,这里以比较常用的2进制、8进制和16进制举例。 2进制:以0b或0B为前缀

var num01 int = 0b1100

8进制:以0o或者 0O为前缀

var num02 int = 0o14

16进制:以0x 为前缀

var num03 int = 0xC

下面用一段代码分别使用二进制、8进制、16进制来表示 10 进制的数值:12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var num01 int = 0b1100
	var num02 int = 0o14
	var num03 int = 0xC
    
	fmt.Printf("2进制数 %b 表示的是: %d \n", num01, num01)
	fmt.Printf("8进制数 %o 表示的是: %d \n", num02, num02)
	fmt.Printf("16进制数 %X 表示的是: %d \n", num03, num03)
}

输出如下

2进制数 1100 表示的是: 12 
8进制数 14 表示的是: 12 
16进制数 C 表示的是: 12 

以上代码用过了 fmt 包的格式化功能,你可以参考这里去看上面的代码

%b    表示为二进制
%c    该值对应的unicode码值
%d    表示为十进制
%o    表示为八进制
%q    该值对应的单引号括起来的go语法字符字面值,必要时会采用安全的转义表示
%x    表示为十六进制,使用a-f
%X    表示为十六进制,使用A-F
%U    表示为Unicode格式:U+1234,等价于"U+%04X"
%E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f    用浮点数表示

浮点数类型的值一般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其中,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均由10进制表示法表示。不过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在其中加入指数部分。指数部分由“E”或“e”以及一个带正负号的10进制数组成。比如,3.7E-2表示浮点数0.037。又比如,3.7E+1表示浮点数37。

有时候,浮点数类型值的表示也可以被简化。比如,37.0可以被简化为37。又比如,0.037可以被简化为.037。

有一点需要注意,在Go语言里,浮点数的相关部分只能由10进制表示法表示,而不能由8进制表示法或16进制表示法表示。比如,03.7表示的一定是浮点数3.7。

float32 和 float64

Go语言中提供了两种精度的浮点数 float32 和 float64。

float32,也即我们常说的单精度,存储占用4个字节,也即4*8=32位,其中1位用来符号,8位用来指数,剩下的23位表示尾数

float64,也即我们熟悉的双精度,存储占用8个字节,也即8*8=64位,其中1位用来符号,11位用来指数,剩下的52位表示尾数

那么精度是什么意思?有效位有多少位?

精度主要取决于尾数部分的位数。

对于 float32(单精度)来说,表示尾数的为23位,除去全部为0的情况以外,最小为2^-23,约等于1.19*10^-7,所以float小数部分只能精确到后面6位,加上小数点前的一位,即有效数字为7位。

同理 float64(单精度)的尾数部分为 52位,最小为2^-52,约为2.22*10^-16,所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5位,加上小数点前的一位,有效位数为16位。

布尔类型

布尔型的值只可以是常量 true 或者 false。 一个简单的例子:

var b bool = true

字符串

一个字符串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字节序列,字符串可以包含任意的数据,但是通常是用来包含可读的文本,字符串是 UTF-8 字符的一个序列(当字符为 ASCII 码表上的字符时则占用 1 个字节,其它字符根据需要占用 2-4 个字节)。

UTF-8 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编码格式,是文本文件的标准编码,其中包括 XML 和 JSON 在内也都使用该编码。由于该编码对占用字节长度的不定性,在Go语言中字符串也可能根据需要占用 1 至 4 个字节,这与其它编程语言如 C++、Java 或者 Python 不同(Java 始终使用 2 个字节)。Go语言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内存和硬盘空间占用,同时也不用像其它语言那样需要对使用 UTF-8 字符集的文本进行编码和解码。

字符串是一种值类型,且值不可变,即创建某个文本后将无法再次修改这个文本的内容,更深入地讲,字符串是字节的定长数组。

以下就是定义字符串的方法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var str = "C语言中文网\nGo语言教程"
    fmt.Println(str)
}

字符型

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元素叫做“字符”,在遍历或者单个获取字符串元素时可以获得字符。

Go语言的字符有以下两种:

  • 一种是 uint8 类型,或者叫 byte 型,代表了 ASCII 码的一个字符。
  • 另一种是 rune 类型,代表一个 UTF-8 字符,当需要处理中文、日文或者其他复合字符时,则需要用到 rune 类型。rune 类型等价于 int32 类型。

byte 类型是 uint8 的别名,对于只占用 1 个字节的传统 ASCII 编码的字符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例如 var ch byte = 'A',字符使用单引号括起来。

在 ASCII 码表中,A 的值是 65,使用 16 进制表示则为 41,所以下面的写法是等效的:

var ch byte = 65 或 var ch byte = '\x41'      //(\x 总是紧跟着长度为 2 的 16 进制数)

另外一种可能的写法是\后面紧跟着长度为 3 的八进制数,例如 \377。

Go语言同样支持 Unicode(UTF-8),因此字符同样称为 Unicode 代码点或者 runes,并在内存中使用 int 来表示。在文档中,一般使用格式 U+hhhh 来表示,其中 h 表示一个 16 进制数。

在书写 Unicode 字符时,需要在 16 进制数之前加上前缀\u或者\U。因为 Unicode 至少占用 2 个字节,所以我们使用 int16 或者 int 类型来表示。如果需要使用到 4 字节,则使用\u前缀,如果需要使用到 8 个字节,则使用\U前缀。

var ch int = '\u0041'
var ch2 int = '\u03B2'
var ch3 int = '\U00101234'
fmt.Printf("%d - %d - %d\n", ch, ch2, ch3) // integer
fmt.Printf("%c - %c - %c\n", ch, ch2, ch3) // character
fmt.Printf("%X - %X - %X\n", ch, ch2, ch3) // UTF-8 bytes
fmt.Printf("%U - %U - %U", ch, ch2, ch3)   // UTF-8 code point

格式化说明符**%c用于表示字符,当和字符配合使用时,%v%d会输出用于表示该字符的整数,%U**输出格式为 U+hhhh 的字符串。

Unicode 包中内置了一些用于测试字符的函数,这些函数的返回值都是一个布尔值,如下所示(其中 ch 代表字符):

  • 判断是否为字母:unicode.IsLetter(ch)
  • 判断是否为数字:unicode.IsDigit(ch)
  • 判断是否为空白符号:unicode.IsSpace(ch)

数组和切片

golang中的数组是一种由固定长度和固定对象类型所组成的数据类型。例如下面:

var a [4]int

a是一个拥有4个int类型元素的数组。当a一旦被声明之后,元素个数就被固定了下来,在a这个变量的生命周期之内,元素个数不会发生变化。而此时a的类型就是[4]int,如果同时存在一个b变量,为[5]int。即便两个变量仅仅相差一个元素,那么在内存中也占据着完全不同的地址分配单元,a和b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数据类型。在golang中,数组一旦被定义了,那么其内部的元素就完成了初始化。也就是时候a[0]等于0。 在golang当中,一个数组就是一个数据实体对象。在golang当使用a时,就代表再使用a这个数组。而在C中,当使用a时,则代表着这个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

数组声明时候方括号内需要写明数组的长度或者使用(...)符号自动计算长度,切片不需要指定数组的长度。比较规范的声明方式是使用make,大致有两种方式

  • 只指定长度,这个时候切片长度和容量相同;
  • 同时指定切片的长度和容量。
var s1 = make([]int, 5)
var s2 = make([]int, 5, 10)

由于切片是 引用类型 ,因此当引用改变其中元素的值时候,其他的所有引用都会改变该值。例如

var a = []int{1, 2, 3, 4, 5, 6, 7, 8, 9}
s1 = a[:4]
s2 = a[3:7]
fmt.Println(s1)
fmt.Println(s2)
s1[3] = 100
fmt.Println(s1)
fmt.Println(s2)

结果是:

[1 2 3 4]

[4 5 6 7]

[1 2 3 100]

[100 5 6 7]

Go语言是使用包来组织源代码的,包(package)是多个 Go 源码的集合,是一种高级的代码复用方案。Go语言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内置包,如 fmt、os、io 等。

任何源代码文件必须属于某个包,同时源码文件的第一行有效代码必须是package pacakgeName 语句,通过该语句声明自己所在的包。

包的基本概念

Go语言的包借助了目录树的组织形式,一般包的名称就是其源文件所在目录的名称,虽然Go语言没有强制要求包名必须和其所在的目录名同名,但还是建议包名和所在目录同名,这样结构更清晰。

包可以定义在很深的目录中,包名的定义是不包括目录路径的,但是包在引用时一般使用全路径引用。比如在GOPATH/src/a/b/ 下定义一个包 c。在包 c 的源码中只需声明为package c,而不是声明为package a/b/c,但是在导入 c 包时,需要带上路径,例如import "a/b/c"。

包的习惯用法:

  • 包名一般是小写的,使用一个简短且有意义的名称。
  • 包名一般要和所在的目录同名,也可以不同,包名中不能包含- 等特殊符号。
  • 包一般使用域名作为目录名称,这样能保证包名的唯一性,比如 GitHub 项目的包一般会放到GOPATH/src/github.com/userName/projectName 目录下。
  • 包名为 main 的包为应用程序的入口包,编译不包含 main 包的源码文件时不会得到可执行文件。
  • 一个文件夹下的所有源码文件只能属于同一个包,同样属于同一个包的源码文件不能放在多个文件夹下。

包的导入

要在代码中引用其他包的内容,需要使用 import 关键字导入使用的包。具体语法如下:

import "包的路径"

注意事项: import 导入语句通常放在源码文件开头包声明语句的下面; 导入的包名需要使用双引号包裹起来; 包名是从GOPATH/src/ 后开始计算的,使用/ 进行路径分隔。

语言顺序编程

流程控制

流程控制在编程语言中是最伟大的发明了,因为有了它,你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流程描述来表达很复杂的逻辑。Go中流程控制分三大类:条件判断,循环控制和无条件跳转。

if

if也许是各种编程语言中最常见的了,它的语法概括起来就是:如果满足条件就做某事,否则做另一件事。

Go里面if条件判断语句中不需要括号,如下代码所示

if x > 10 {
	fmt.Println("x is greater than 10")
} else {
	fmt.Println("x is less than 10")
}

Go的if还有一个强大的地方就是条件判断语句里面允许声明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作用域只能在该条件逻辑块内,其他地方就不起作用了,如下所示

// 计算获取值x,然后根据x返回的大小,判断是否大于10。
if x := computedValue(); x > 10 {
	fmt.Println("x is greater than 10")
} else {
	fmt.Println("x is less than 10")
}

//这个地方如果这样调用就编译出错了,因为x是条件里面的变量
fmt.Println(x)

多个条件的时候如下所示:

if integer == 3 {
	fmt.Println("The integer is equal to 3")
} else if integer < 3 {
	fmt.Println("The integer is less than 3")
} else {
	fmt.Println("The integer is greater than 3")
}

goto

Go有goto语句——请明智地使用它。用goto跳转到必须在当前函数内定义的标签。例如假设这样一个循环:

func myFunc() {
	i := 0
Here:   //这行的第一个词,以冒号结束作为标签
	println(i)
	i++
	goto Here   //跳转到Here去
}

标签名是大小写敏感的。

for

Go里面最强大的一个控制逻辑就是for,它既可以用来循环读取数据,又可以当作while来控制逻辑,还能迭代操作。它的语法如下:

for expression1; expression2; expression3 {
	//...
}

expression1expression2expression3都是表达式,其中expression1expression3是变量声明或者函数调用返回值之类的,expression2是用来条件判断,expression1在循环开始之前调用,expression3在每轮循环结束之时调用。

一个例子比上面讲那么多更有用,那么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sum := 0;
	for index:=0; index < 10 ; index++ {
		sum += index
	}
	fmt.Println("sum is equal to ", sum)
}
// 输出:sum is equal to 45

有些时候需要进行多个赋值操作,由于Go里面没有,操作符,那么可以使用平行赋值i, j = i+1, j-1

有些时候如果我们忽略expression1expression3

sum := 1
for ; sum < 1000;  {
	sum += sum
}

其中;也可以省略,那么就变成如下的代码了,是不是似曾相识?对,这就是while的功能。

sum := 1
for sum < 1000 {
	sum += sum
}

在循环里面有两个关键操作breakcontinue ,break操作是跳出当前循环,continue是跳过本次循环。当嵌套过深的时候,break可以配合标签使用,即跳转至标签所指定的位置,详细参考如下例子:

for index := 10; index>0; index-- {
	if index == 5{
		break // 或者continue
	}
	fmt.Println(index)
}
// break打印出来10、9、8、7、6
// continue打印出来10、9、8、7、6、4、3、2、1

breakcontinue还可以跟着标号,用来跳到多重循环中的外层循环

for配合range可以用于读取slicemap的数据:

for k,v:=range map {
	fmt.Println("map's key:",k)
	fmt.Println("map's val:",v)
}

由于 Go 支持 “多值返回”, 而对于“声明而未被调用”的变量, 编译器会报错,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使用_来丢弃不需要的返回值 例如

for _, v := range map{
	fmt.Println("map's val:", v)
}

switch

有些时候你需要写很多的if-else来实现一些逻辑处理,这个时候代码看上去就很丑很冗长,而且也不易于以后的维护,这个时候switch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的语法如下

switch sExpr {
case expr1:
	some instructions
case expr2:
	some other instructions
case expr3:
	some other instructions
default:
	other code
}

sExprexpr1expr2expr3的类型必须一致。Go的switch非常灵活,表达式不必是常量或整数,执行的过程从上至下,直到找到匹配项;而如果switch没有表达式,它会匹配true

i := 10
switch i {
case 1:
	fmt.Println("i is equal to 1")
case 2, 3, 4:
	fmt.Println("i is equal to 2, 3 or 4")
case 10:
	fmt.Println("i is equal to 10")
default:
	fmt.Println("All I know is that i is an integer")
}

在第5行中,我们把很多值聚合在了一个case里面,同时,Go里面switch默认相当于每个case最后带有break,匹配成功后不会自动向下执行其他case,而是跳出整个switch, 但是可以使用fallthrough强制执行后面的case代码。

integer := 6
switch integer {
case 4:
	fmt.Println("The integer was <= 4")
	fallthrough
case 5:
	fmt.Println("The integer was <= 5")
	fallthrough
case 6:
	fmt.Println("The integer was <= 6")
	fallthrough
case 7:
	fmt.Println("The integer was <= 7")
	fallthrough
case 8:
	fmt.Println("The integer was <= 8")
	fallthrough
default:
	fmt.Println("default case")
}

上面的程序将输出

The integer was <= 6
The integer was <= 7
The integer was <= 8
default case

函数

函数是Go里面的核心设计,它通过关键字func来声明,它的格式如下:

func funcName(input1 type1, input2 type2) (output1 type1, output2 type2) {
	//这里是处理逻辑代码
	//返回多个值
	return value1, value2
}

上面的代码我们看出

  • 关键字func用来声明一个函数funcName
  • 函数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参数,每个参数后面带有类型,通过,分隔
  • 函数可以返回多个值
  • 上面返回值声明了两个变量output1output2,如果你不想声明也可以,直接就两个类型
  • 如果只有一个返回值且不声明返回值变量,那么你可以省略 包括返回值 的括号
  • 如果没有返回值,那么就直接省略最后的返回信息
  • 如果有返回值, 那么必须在函数的外层添加return语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应用函数的例子(用来计算Max值)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返回a、b中最大值.
func max(a, b int) int {
	if a > b {
		return a
	}
	return b
}

func main() {
	x := 3
	y := 4
	z := 5

	max_xy := max(x, y) //调用函数max(x, y)
	max_xz := max(x, z) //调用函数max(x, z)

	fmt.Printf("max(%d, %d) = %d\n", x, y, max_xy)
	fmt.Printf("max(%d, %d) = %d\n", x, z, max_xz)
	fmt.Printf("max(%d, %d) = %d\n", y, z, max(y,z)) // 也可在这直接调用它
}

上面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max函数有两个参数,它们的类型都是int,那么第一个变量的类型可以省略(即 a,b int,而非 a int, b int),默认为离它最近的类型,同理多于2个同类型的变量或者返回值。同时我们注意到它的返回值就是一个类型,这个就是省略写法。

多个返回值

Go语言比C更先进的特性,其中一点就是函数能够返回多个值。

我们直接上代码看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返回 A+B 和 A*B
func SumAndProduct(A, B int) (int, int) {
	return A+B, A*B
}

func main() {
	x := 3
	y := 4

	xPLUSy, xTIMESy := SumAndProduct(x, y)

	fmt.Printf("%d + %d = %d\n", x, y, xPLUSy)
	fmt.Printf("%d * %d = %d\n", x, y, xTIMESy)
}

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直接返回了两个参数,当然我们也可以命名返回参数的变量,这个例子里面只是用了两个类型,我们也可以改成如下这样的定义,然后返回的时候不用带上变量名,因为直接在函数里面初始化了。但如果你的函数是导出的(首字母大写),官方建议:最好命名返回值,因为不命名返回值,虽然使得代码更加简洁了,但是会造成生成的文档可读性差。

func SumAndProduct(A, B int) (add int, Multiplied int) {
	add = A+B
	Multiplied = A*B
	return
}

变参

Go函数支持变参。接受变参的函数是有着不定数量的参数的。为了做到这点,首先需要定义函数使其接受变参:

func myfunc(arg ...int) {}

arg ...int告诉Go这个函数接受不定数量的参数。注意,这些参数的类型全部是int。在函数体中,变量arg是一个intslice

for _, n := range arg {
	fmt.Printf("And the number is: %d\n", n)
}

传值与传指针

当我们传一个参数值到被调用函数里面时,实际上是传了这个值的一份copy,当在被调用函数中修改参数值的时候,调用函数中相应实参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为数值变化只作用在copy上。

为了验证我们上面的说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简单的一个函数,实现了参数+1的操作
func add1(a int) int {
	a = a+1 // 我们改变了a的值
	return a //返回一个新值
}

func main() {
	x := 3

	fmt.Println("x = ", x)  // 应该输出 "x = 3"

	x1 := add1(x)  //调用add1(x)

	fmt.Println("x+1 = ", x1) // 应该输出"x+1 = 4"
	fmt.Println("x = ", x)    // 应该输出"x = 3"
}

看到了吗?虽然我们调用了add1函数,并且在add1中执行a = a+1操作,但是上面例子中x变量的值没有发生变化

理由很简单:因为当我们调用add1的时候,add1接收的参数其实是x的copy,而不是x本身。

那你也许会问了,如果真的需要传这个x本身,该怎么办呢?

这就牵扯到了所谓的指针。我们知道,变量在内存中是存放于一定地址上的,修改变量实际是修改变量地址处的内存。只有add1函数知道x变量所在的地址,才能修改x变量的值。所以我们需要将x所在地址&x传入函数,并将函数的参数的类型由int改为*int,即改为指针类型,才能在函数中修改x变量的值。此时参数仍然是按copy传递的,只是copy的是一个指针。请看下面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简单的一个函数,实现了参数+1的操作
func add1(a *int) int { // 请注意,
	*a = *a+1 // 修改了a的值
	return *a // 返回新值
}

func main() {
	x := 3

	fmt.Println("x = ", x)  // 应该输出 "x = 3"

	x1 := add1(&x)  // 调用 add1(&x) 传x的地址

	fmt.Println("x+1 = ", x1) // 应该输出 "x+1 = 4"
	fmt.Println("x = ", x)    // 应该输出 "x = 4"
}

这样,我们就达到了修改x的目的。那么到底传指针有什么好处呢?

  • 传指针使得多个函数能操作同一个对象。
  • 传指针比较轻量级 (8bytes),只是传内存地址,我们可以用指针传递体积大的结构体。如果用参数值传递的话, 在每次copy上面就会花费相对较多的系统开销(内存和时间)。所以当你要传递大的结构体的时候,用指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Go语言中channelslicemap这三种类型的实现机制类似指针,所以可以直接传递,而不用取地址后传递指针。(注:若函数需改变slice的长度,则仍需要取地址传递指针)

类型转换

由于Go语言不允许隐式类型转换。而类型转换和类型断言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类型转换到另一个类型。

语法:<结果类型> := <目标类型> ( <表达式> )

类型转换是用来在不同但相互兼容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方式,所以,当类型不兼容的时候,是无法转换的。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var1 int = 7
    fmt.Printf("%T->%v\n", var1, var1)
    var2 := float32(var1)
    var3 := int64(var1)
    //var4 := []int8(var1)
    //var5 := []string(var1)
    fmt.Printf("%T->%v\n", var2, var2)
    fmt.Printf("%T->%v\n", var3, var3)
    //fmt.Printf("%T->%d", var4, var4)
    //fmt.Printf("%T->%d", var5, var5)
}

其中,var4和var5处运行会报错。因为类型不兼容。注释后,输出如下:

int->7
float32->7
int64->7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些类型可能引起误会,应该用括号括起来转换,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创建一个int变量,并获得它的指针
    var1 := new(int32)
    fmt.Printf("%T->%v\n", var1, var1)
    var2 := *int32(var1)
    fmt.Printf("%T->%v\n", var2, var2)
}

int32(var1)相当于(int32(var1)),一个指针,当然不能直接转换成一个int32类型,所以该表达式直接编译错误。将该表达式改为 (*int32)(var1)就可以正常输出了。

类型断言

语法:

  <目标类型的值>,<布尔参数> := <表达式>.( 目标类型 ) // 安全类型断言

  <目标类型的值> := <表达式>.( 目标类型 )  //非安全类型断言

类型断言的本质,跟类型转换类似,都是类型之间进行转换,不同之处在于,类型断言实在接口之间进行,相当于Java中,对于一个对象,把一种接口的引用转换成另一种。

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错误的类型断言:

func test6() {
    var i interface{} = "kk"
    j := i.(int)
    fmt.Printf("%T->%d\n", j, j)
}

var i interface{} = "KK" 某种程度上相当于java中的,Object i = "KK";

现在把这个 i 转换成 int 类型,系统内部检测到这种不匹配,就会调用内置的panic()函数,抛出一个异常。

改一下,把 i 的定义改为:var i interface{} = 99,就没问题了。输出为:

int->99

以上是不安全的类型断言。我们来看一下安全的类型断言: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i interface{} = "TT"
    j, b := i.(int)
    if b {
        fmt.Printf("%T->%d\n", j, j)
    } else {
        fmt.Println("类型不匹配")
    }
}

输出“类型不匹配”。

error

Go 语言通过内置的错误接口提供了非常简单的错误处理机制。

error类型是一个接口类型,这是它的定义:

type error interface {
    Error() string
}

我们可以在编码中通过实现 error 接口类型来生成错误信息。

函数通常在最后的返回值中返回错误信息。使用errors.New 可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func Sqrt(f float64) (float64, error) {
    if f < 0 {
        return 0, errors.New("math: square root of negative number")
    }
    // 实现
}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在调用Sqrt的时候传递的一个负数,然后就得到了non-nil的error对象,将此对象与nil比较,结果为true,所以fmt.Println(fmt包在处理error时会调用Error方法)被调用,以输出错误,请看下面调用的示例代码:

result, err:= Sqrt(-1)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实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 定义一个 DivideError 结构
type DivideError struct {
    dividee int
    divider int
}

// 实现 `error` 接口
func (de *DivideError) Error() string {
    strFormat := `
    Cannot proceed, the divider is zero.
    dividee: %d
    divider: 0
`
    return fmt.Sprintf(strFormat, de.dividee)
}

// 定义 `int` 类型除法运算的函数
func Divide(varDividee int, varDivider int) (result int, errorMsg string) {
    if varDivider == 0 {
            dData := DivideError{
                    dividee: varDividee,
                    divider: varDivider,
            }
            errorMsg = dData.Error()
            return
    } else {
            return varDividee / varDivider, ""
    }

}

func main() {

    // 正常情况
    if result, errorMsg := Divide(100, 10); errorMsg == "" {
            fmt.Println("100/10 = ", result)
    }
    // 当除数为零的时候会返回错误信息
    if _, errorMsg := Divide(100, 0); errorMsg != "" {
            fmt.Println("errorMsg is: ", errorMsg)
    }

}

defer

Go语言中有种不错的设计,即延迟(defer)语句,你可以在函数中添加多个defer语句。当函数执行到最后时,这些defer语句会按照逆序执行,最后该函数返回。特别是当你在进行一些打开资源的操作时,遇到错误需要提前返回,在返回前你需要关闭相应的资源,不然很容易造成资源泄露等问题。如下代码所示,我们一般写打开一个资源是这样操作的:

func ReadWrite() bool {
	file.Open("file")
// 做一些工作
	if failureX {
		file.Close()
		return false
	}

	if failureY {
		file.Close()
		return false
	}

	file.Close()
	return true
}

我们看到上面有很多重复的代码,Go的defer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用它后,不但代码量减少了很多,而且程序变得更优雅。在defer后指定的函数会在函数退出前调用。

func ReadWrite() bool {
	file.Open("file")
	defer file.Close()
	if failureX {
		return false
	}
	if failureY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如果有很多调用defer,那么defer是采用后进先出模式,所以如下代码会输出4 3 2 1 0

for i := 0; i < 5; i++ {
	defer fmt.Printf("%d ", i)
}

面向对象编程

自定义类型和结构体

方法

组合

接口

并发编程

并行与并发

协程

groutine

channel

select

About

七天掌握golang,助你拿高薪

Resources

License

Stars

Watchers

Forks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